校友笔会
校友笔会
前不久,我从绍兴文理学院报上看到了我们的老校长陈祖楠《关于养成教育》一文,感受颇深。我把陈校长文中精华的话下面抄录如下:养成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一旦养成不易改变,在一定情境下会自动化地动作。一些事情只是靠毅力去完成,需要克服较多的困难,但如果是靠习惯去完成,那就轻松地多。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石,良好的习惯是人生的财富,它好像是我们存入银行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值,一个人可以毕生享用它的利息。坏习惯就好像是用高利贷借的债,一生都偿还不了的。
陈校长的话我深有感触,尤其是最后两句:良好的习惯就像是存入银行的资本,我们可以毕生享受它的利息;而坏习惯就好像是用高利贷借的债,一生都偿还不了。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就我自己而论,如果说这10多年有所进步、人生获得幸福,或者修养有所提升的话,我感谢从大学开始逐渐养成了一些好的习惯,就行当初存进银行的资本,现在享受他的利息。后面这句话,在我10多年记者的经历中,看到身边有太多的教训,如赌博、酗酒、吸毒等等,让原本一个好好的人才被坏习惯所毁了一生。接下来,我就谈谈我这今年养成的习惯,或者认定的观念。
一、早起的习惯
近10年里,我的生活习惯是每天5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中午睡1个小时左右,一天的睡眠时间为7个小时。无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我都准时能够从床上爬起,特别是冬天,有时起床时天还很暗,外面很冷,但是我习惯了,就不需要用毅力去完成,而觉得这是我生活所必须的,如果多睡了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我反而觉得身体会不舒服。
也许有人问我,你这么早起床干什么?我说早起有许多事情等着我去做。如早上写稿子、看书和思考一天的安排。这10多中,我平均一天写2000字左右,平均发表两篇报道,平均一个月写一篇论文,隔一两个月写一篇散文,在10中出版了三本著作,发表了100多篇的论文,20多篇内参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在早上和晚上完成的。
为什么会选择早上或者是在晚上?我觉得夜深人静,或者早上四五点钟,这时的思路特别好,尤其是一觉休息过的早上,精力充沛思路敏捷。在我14年前刚进报社时,经常犯的错误是写作错别字较多,还有语句不通顺的问题,这与我之前缺乏写作训练有关,另外也与自己思维不深入有关(有些粗心大意的事其实是思维能力的问题),因此我后来选择了早上写作,发现效果比累了一天后的晚上写作效果要好。
但也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做?首先,我觉得这样做并不辛苦,反而得到充实和快乐。我觉得看书、写日记、写新闻、写论文、写内参、写书,这些都是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看书和写作是传递思想的过程,有时能够把一些认识不清的内容通过看书和写作来弄清楚,或者把一些生活中平淡无奇的内容重新认识,还有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新闻报道来解决,这能够得到很大的快乐,这也是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做的事情,职责所在。
当然,我之所以养成早起的习惯,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我自己寻求快乐和充实的需要,外因是受许多人的影响。我的父亲是一位农民,他习惯于早起去干农活,夏天的时候4点多起床去干活了,冬天的时候5点多也出门。在读大学时,看到许多老师有早起锻炼的习惯,那时我开始学着早起去锻炼身体。参加工作后,我曾跟随环卫工人、殡仪工人采访,他们都是四五点起床工作,对比他们寒冷的室外工作,我觉得待在书房里看书写稿是一种享受,哪里是一种辛苦?!
因此,我感谢每天早起的习惯,让我这10年中受益匪浅。当然,早起后我有几件事也必做,那是我从陈鹤琴的《家庭教育》一书中看来的,早起喝一杯温水,上一趟厕所,把积累了一个晚上的废弃物及时排放掉,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写日记的习惯
从15年前大学毕业前开始,我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这10多年下来,要是一天不写日记,我就觉得难受,写日记对我来讲,就像早起一样已经习惯。有人说写日记很麻烦,当然有人把它写得较好有关,但我认为写日记并不麻烦,也不一定要写得很好。我的日记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把一天的行程记下来,当然在记的时候会有许多感想,我会记一两句话,这些都是我去深入思考的“火花”;二是记录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包括工作的职责,还有一些是生活的杂事需要去完成的。根据事情的轻重,我会标记些星号,重要的事情重点完成,做完了就用√打好,做不好的打个问号,想一想办法。
为什么要写日记?我觉得从我个人来讲,好处多多。首先是让我的生活有安排,有目标,这大大提高了时间的利用效率。一个人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也是瞬间即逝的,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轻易地溜走了。这几年中,我平均一天跑两三个采访,写两三篇报道,还有论文、内参等,这都是与高效利用时间有关。除了写日记,我还每年制定十件大事,有计划地去完成。
其次,写日记是反省自己、认识自己、解放自己的很好载体。有些学生朋友遇到心理困难,我的建议是让他们学写日记。生活不如意事七八九,如果不及时排解好,就会形成心理疾病,长期以往就影响人的一生。因此当遇到工作困难或者生活不如意时,我的方法是先通过日记记下来,有时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句话,但写出来比淤塞在心中就好多了,然后就会寻找方法来解决,当过些时间,遇到了解决的方法,或者又了重新的认识,心里就豁然开朗敞开多了。
再次,写日记是提升自己很好的途径。我们每天看书、写作、与人交流就产生很多的想法,这些想法是宝贵的灵感,灵感来的不容易,但流失也非常快,如果不记录下来,或者深入地思考下去,就会停留在表面,因此我尽力把它记录下来。这有时就这一句话,如做人的道理,做事情的方法,有别人的经验,也有别人的教训。古人云: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省,我就通过日记来反省。反省是教育的一大原则,任何知识、思想只能通过反省才能内化于心。
我坚持这么多年写日记,并形成了很好的习惯,对我这样一个智力不高的人来说,我觉得受益匪浅。而问自己为什么会坚持做?原因也有多方面。最初的时候,这可能从我高中时的“错题集”开始,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老师建议我们对做错的题目形成一本集子,然后去重点攻克。到了大学,我看书学做读书笔记,学会了摘抄和反思的习惯,这样的笔记我做了许多。在大学实习做语文老师期间,指导老师让我们做教学笔记,课前将教学的目的、任务、手段先准备好,课后将学生不清楚的地方进行反思,寻求新的方法,以调整教学目标和手段,这样的教学笔记我做了许多,觉得对提高业务很有帮助。
而我写日记的外因,是受到许多人的影响。曾子所过,“吾每日三省,传不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为人谋而不忠乎?这是我每天应该反省的内容。我也看过鲁迅、周作人、曾国藩等人的日记,深受他们的影响,像鲁迅日记的内容很简单,包括一天的收入、支出等,现在则成了一些鲁迅研究者重要的资料。像曾国藩每天写日记,他有句名言:一勤天下无难事,我觉得勤奋先从每天写日记做起。
三 、力所能及帮助人的习惯
我上面说的早起的习惯,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这都是对于个人来讲的,是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重要的方面,这是一个人很重要的,正如蔡云培说的“没有良好的个人就没有良好的社会”。但是,个人提高了固然重要,但重要的是还需要个人对社会好。这10多年中,由于受到教育专业和记者职业深深的影响,我养成了一个重要的习惯,那就是尽力所能及帮助他人。
在高中阶段,我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到了大学后学的是教育学,教育学是提高人、培养人的学问,因此我想方设法来探究这个问题,为什么自己学习会落后,有什么好的方法?大学里,我看了许多教育学、心理学的书,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是《谈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当时我想一个人是否聪明、能力是否强,很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当然,智力与能力的问题,还受到一个人志向(价值观)、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影响。另外,还受到社会评价标准有关,其实每个个体都有特点,而社会评价由于不科学或者不全面,影响和掩盖了人许多潜能的发挥,如我们国家过多地重视书本学习,注重考试,但一些动手能力强而考试能力弱的学生,他的潜能和天赋都废弃了。
以上是我大学中对学习教育后的认识,在参加工作做了记者后,我第一个选择就是跑学校,希望通过新闻的力量,来推动教育的发展,做记者的前4年中,我写了上百篇关于教育的报道,后来结集出版《痴心冷眼教育录》,这本书对我教育认识是一个提升,对其他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个参考,我想这是我第一次通过专业能力为社会服务。从自己痛苦的经历出发,让别人少受痛苦,这是我最淳朴和美好的愿望。
因为做记者的缘故,我接触到社会最底层的人,作为从农村家庭出来人,我感同身受,而最初跑民政局和慈善总会的缘故,更让我逐渐培养了力所能及去帮助人的习惯。2003年,我到稽东镇敬老院采访,见到了70多岁的老太太带着一位10岁左右的女孩,后来了解到女孩是被人遗弃的,善良的老太太就收养下来做孙女。但老太太也担心,她年纪已大,今后谁来照顾小女孩。于是我就通过报道帮助联系结对者,后来找到了钱清的4个企业家。我个人也与女孩结对帮扶,每一个月给她写信,鼓励她,开导她,这样写信我一直写了10年多,后来她顺利考进重点大学,我们现在是很好的朋友。
这样的结对帮助学生的事,我后来不断扩大,我结对帮扶的学生有10多人,联系的爱心款有几十万,为他们联系爱心企业家、慈善团体,解决学习和生活的费用,我个人则从精神上鼓励他们,用我所学的教育专业知识为他们提供参考。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我帮助他们联系单位,解决就业问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担任记者的14年时间里,我逐渐养成了力所能及帮助人的习惯,从帮助个人到推动社会进步,如参与了“爱心慈善年夜饭”、“关爱贫困大学生”、“万人贵州助学支教行动”、“温暖革命老区孩子”、“关爱因病致贫户”、“关爱雅安地震灾区”、“关爱聋哑学校贫困学生爱心午餐”等活动。我也利用新闻的力量,策划报道了许多民生实事,如环城河步行道建设、秦望村饮水工程、清水工程等等。去年,我出版了《记者为民办实事的探索》一书,对10多年参与的民生实事或者爱心事业做了总结。
我们的乡贤王阳明说过,人的最高境界是“立德、立言、立功”,这被称为“三不朽”。首先说如何立德?有一次我与一朋友交流,我认为德就是微小的善事组成的,荀子说过“积善成德”,我们也有一句古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 我国著名教育家、上虞人陈鹤琴说过,人生有“三大法宝”,天平称、十字架、照妖镜,一个人学会了设身处地思考别人,这是最高的修养。
四、其他好的习惯
以上三个是我重点介绍的习惯,还有许多重要的好习惯,我觉得受益匪浅。在生活习惯上,我早上5点左右起床,喝水、便便、洗漱、正衣冠。饮食上不挑食,不抽烟、不酗酒。娱乐方面,我不会打牌和搓麻将,更不参与赌博。放松心情的方式主要是体育锻炼,一个星期打一次篮球,有时间去游泳和走路。
在行为习惯,我觉得绍兴中专提出的“男学绅士 女学淑女”这口号值得借鉴。在文明语言上,“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可不可以”这些话必须经常说。我在打篮球过程中,经常看到一些人为一点小事而争吵不休,有的还动手打起来,我觉得关键是文明语言没有带在嘴上,碰撞和身体接触是难免的,但及时说一声“对不起”或者“不好意思”,这马上能够化解冲突。
在卫生习惯上,我觉得应该学学日本,7年前我去日本,看到他们特别干净,而我们国内吐痰和乱丢垃圾的现象很多。在守秩序方面,我们国人乱穿马路、上公共汽车不排队、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很多,在与我在4年前到英国采访见到的差距很大,他们的地铁、火车上,非常安静,一些人在看书,一些人在看报,没有大声打电话的事。
习惯还可以分许多,如学习习惯、思维习惯、道德习惯、情感习惯等等。在学习上,我特别推崇美国教育家杜威“做中学”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论,让我们在平凡的实践中去探索真理;在情感上,我特别向往苏轼和梁启超的“乐天派”态度,无论艰难困苦,都能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如果养成了他们这样的人生习惯,最大的困难都能度过去。
图:钱峰 |
【校友简介】
钱峰,绍兴文理学院中文2002届毕业生,大学本科,硕士学位,绍兴日报社首席记者,主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