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校友新闻

从“赤脚医生”到“百姓喜爱的好支书”——记我校优秀校友杭兰英

2017-03-22 4280

说起杭兰英,很多人都知道她的先进事迹:任职30年上虞市祝温村党总支书记,把一个集体经济薄弱、班子软弱涣散、村庄管理无序的落后村,建成了享有“创业乐园、生态花园、文化公园、人和家园”美誉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她本人则在20148月,被浙江省委授予“百姓喜爱的好支书”荣誉称号;2016年其所带领的祝温村党总支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然而却鲜有人知,在这之前她是一个走在田间地头的“赤脚医生”,这份工作让她对当地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为她日后当好村党总支书记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而之所以从事“赤脚医生”,源于她曾经在绍兴卫校,当时的绍兴地区人民医院附属卫校,进修过一年。

2016年这个特别炎热的夏天,我们来到杭兰英的办公室,采访这位一直扎根在中国农村最基层,为农村治理总结归纳出一套先进经验的优秀校友。

看到我们到来,杭兰英热情地在村委会门口迎接,迎进办公室后,连忙招呼办公室小姑娘打开空调。原来这大夏天的,杭兰英办公室竟然没有开空调,只是客人来了才打开。我们不禁连连感叹杭书记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杭兰英笑着说,比起当年在卫校进修,现在的条件不知道好多少倍了。

她的话匣子也就这么打开了……

1972年,我23岁,儿子年方3岁。决定去绍兴卫校进修,我也是下了狠心的。”杭兰英拿出珍藏多年的学生证,看着眼前已经发黄斑驳又承载着青春记忆的注册页面,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的那段岁月。

到卫校进修前,杭兰英在当地的一所小学当民办教师,因为爱人是该校的校长,所以就一直有风言风语,个性倔强的杭兰英毅然放弃了民办教师的岗位,决定靠自己的努力重新获得一份让人尊重的职业。

于是,1972年她狠心离开年仅3岁的儿子,提着一袋简单的行李,坐着火车,来到当时位于阮社的绍兴卫校,开始了一年的学习生涯。

聊起当年的那些人那些事,杭兰英依然记忆犹新。“勤奋、认真。”她总结当年的学习氛围,反复强调这四个字。“班上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而且大部分都是成家了的,对能出来学习都非常珍惜。只要老师肯教,我们一定认真学。”杭兰英说,特别能吃苦也是班上同学的共性。“晚上熄灯后,打着手电筒看书那是常态。我们恨不得分分秒秒都用来学习,希望老师多教点,自己能多学点东西回去。”

虽然离开学校这么多年,但杭兰英也依然记得当年的班主任洪立昌。“洪老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师长。他为人师表,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我们这个班级在他的带领下,一直很团结,从来都没有什么纷争。”

那时候的生活条件也很是艰苦,一间寝室要住10多个人,不要说空调,电扇都没有。但我们没有一个人抱怨,我们的注意力都在学习上。在进修的一年间,杭兰英还担任了班上的劳动委员,这个一般人都不愿意干的脏活、苦活、累活。“只要能为大家多做一点事情,我辛苦一点怕什么。”这与她后来担任祝温村党总支书记一职以来体现的工作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走进如今的祝温村,整洁的乡村街道,颇具乡村的文化长廊,设施完备的幼儿园,赏心悦目的园林设计……已然是美丽乡村治理的典范。老百姓们公认,他们的杭书记,踏实、执着、肯干。而在杭兰英看来,这些习惯的养成也得益于她当时在卫校进修的一年时光。

“我们这个村有650户人家,基本每一家的经济情况我都了解。”对工作细节精益求精的追求,使得杭兰英对村里的各种情况都了然于心。因此谁家有困难,她都会第一时间上门。“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就应该走到田间地头,走到老百姓中间,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如果说,乡村干部天天坐在空调房,等着村民上门来反应情况,这样的工作作风老百姓是不会买账的。”杭兰英说,一年365天,她基本每天会到办公室呆一会,写好每天的工作笔记。“我们要让老百姓感受到村干部是切切实实为他们服务的。”让杭兰英颇为自得的是,祝温村的民风淳朴,村民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我们每年开展十佳婆婆、十佳媳妇、十佳家庭等评选活动。这些活动也让别的村会受到冷遇,而在我们村,大家都争着评,很当回事。”还让杭兰英得意的是,祝温村那些干净整洁的街道基本上是靠村民自发维护的,不需要请专人保洁。这不仅让记者想到了当年绍兴师专“校园无专人打扫,校园干干净净”的传统。

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开展,有92名党员的祝温村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照杭兰英的说法,要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让党员们亮一亮身份,牢记党的宗旨,加强精神传承,让祝温村在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继续在乡村治理里走到前列。

在祝温村参观的时候,杭兰英指着曾经的养猪场地块规划着今后的设想,“我们希望在这块地上建一个农耕文化馆,进一步加强我们村的文化建设,也希望借此进一步带动乡村经济建设,造福村民。”这位67岁的村党支部对未来依然充满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