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新任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致辞
不同于内科的“吃药打针”,也不同于外科的“开刀手术”,而是在先进的影像设备引导下,通过置入体内的特种导管等微创手术器械,在体外“击退”癌细胞……13日,记者从中国介入医师年会上获悉,介入治疗尽管是“舶来品”,但是30多年来的“本土化”,已经广泛应用于数百种疾病诊治。
8月11日-13日,2017中国介入医师年会在南京成功举办,今年大会的主题为介入医学的融合与发展——培训和规范。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主办,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承办,是中国介入医师的重要盛会。
著名介入医学专家、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新任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告诉记者,介入医学是继内、外科之后的第三大临床学科,介入治疗不同于“吃药打针”,也不同于“开刀手术”,而是在先进的影像设备引导下,通过置入体内的特种导管等微创手术器械,在体外进行操作和治疗,因此具有损伤小、见效快、疗效好等特点,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高度重视,且发展迅猛,很多医院都专门成立了介入放射科或介入科。
江苏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部、放射科、介入放射科主任施海彬教授介绍说,目前介入治疗已经在肿瘤、外周血管、大血管、消化道疾病、神经系统、非血管等数百种疾病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入治疗范围可以说是“从头到脚”,并且已经成为部分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案。
大会吸引了国内近2000名专家、代表参会
施海彬具体解释说,在大动脉疾病如主动脉瘤、神经介入如脑动脉瘤等方面,介入微创治疗的效果日益突出,可以及时消除隐藏在人体大血管内的“炸弹”,防患于未然。以肝癌为例,近年来,随着介入微创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介入治疗已成为原发性肝癌的非手术治疗中的首选方法,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专家介绍,我国肝癌不仅高发,而且80%以上患者发现肝癌时已为中晚期,不具备单纯外科手术的手术指征,这就更需要介入治疗来“介入”。约80%以上的肝癌患者接受了不同方法的介入治疗。
然而,目前全国介入医生却一定程度上面临数量不足的现状。滕皋军介绍,全国大约有15000名介入医师。但是面对中国巨大的患者群体,医师数量严重不足。
转自||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