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华
徐志华,男,1957年8月出生,绍兴师范专科学校物理80届毕业生。现任武警杭州指挥学院信息技术教研室主任(副军级)、教授。主编武警部队招生复习用书《物理》,论文《军校任职教育信息化存在的主要瓶颈、原因及对策》获2006年全国教育技术论文一等奖。曾获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还记得,
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的
记得1977年的某一天,我的人生之“路”开始转弯,一个大弯,带有转折意义的大弯。当时的我——一个从小生长在城市,高中毕业后来到农村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听到了历经10年“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的消息。懵懂的我开始准备高考,在劳动之余、在煤油灯下、在中学学的物理“三机一泵”(发电机、电动机、柴油机和水泵)的基础上,在高考复习用书“千金难求”的环境中。我很想走自己的“路”,但十年的考生集中在一起,竞争是极其激烈的,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当570万考生大军一下子涌进了考场,而录取比例只有不到21∶1时(据查: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人,计划招生629万人,平均录取率接近62%),我的“路”会延伸吗?
记得那年高考作文题叫“路”。“文化大革命”期间没能好好学语文的我,一下子蒙了。写什么?怎么写?中学时,我们的语文课一个学期都不在教室里上课,而是在参加所谓的社会调查(有一次是在杭州红峰百货商店),只要交一篇调查报告,一个学期的语文课就算成绩合格了,也无所谓调查些什么,写得如何。但现在怎么办?在使劲让自己冷静下来后,脑海里出现的第一句话,居然是鲁迅的“路”。没办法,就拿它开头吧。“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接着,把自己当“知青”的辛酸苦辣、喜怒哀愁,通通写上。没有去考虑什么文体,没有去修饰什么语言(其实根本就不会),只是把自己经历的ABC,一股脑儿写上。停笔时,呆呆地看着考卷纸上的题“路”——我的“路”能延伸吗?
记得到母校报到时走的那条路。我是幸运的,成为当年被录取的27.3万人中的一个(据查: 2009年全国共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47.5万人)。带着满心的喜悦和希望,大卡车沿着弯弯曲曲的沙石公路,一路扬尘,一路颠簸,从绍兴城把我带到攒宫,带到宋六陵边。看着这由劳改农场改造而来的学校,这拥挤昏暗的学生宿舍,这简陋的教室和实验室,这食堂,这……这就是我的母校!我的“路”将在这里延伸!
记得母校的每一条小路。当年的母校实在是太小了,哪怕是用当年的眼光去看。在这里,我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好像要把十年未读的书通通读回来。没有谁来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大家都是这么自觉。是历史在逼着我们,是责任在逼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无论是课堂、实验室、图书馆、宿舍,我们抓紧每一天、每一分钟,努力地学着。我们也在这里演出,尽管舞台并不大,但我们很投入,话剧《悲欢曲》曾在绍兴人民剧场的舞台上公演。我们还在这里开运动会,尽管场地并不标准,但我们很开心,班级成绩始终列学校第一。我们班的篮球队很强,几乎打遍绍兴无敌手。我们曾在水库里畅游(主要是为了洗个澡),甚至还插过秧,种过田(当时学校居然有田地)。我们也为了学
记得离开母校30年走到今天的路。30年来,我的工作变动了多次,从乡镇中学到工厂,后又调入武警部队。用时髦的话说,也算经历了“工、农、兵”的多元环境。尽管教育对象在变,但在任何一个地方,我没有变,始终是一个老师。因为,我未敢忘怀,是母校把我培
记得母校走到今天的路。5年、10年……30年来,我多次回到母校,由衷地为母校感到骄傲。从攒宫到和畅堂,从当年第一批200人左右大专生的3个专业(语文、数学、物理)、4个班,到现今2万余名本科生的45个专业,我为母校骄傲!母校的发展,见证了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母校,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