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校友笔会

校友笔会

风雨沧桑那幢楼

2017-03-20 4290

 

 

 

宋六陵,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这是一个承载着丧国之痛历史的去处。皇陵区方圆有2千余亩,它北倚连雾(玄武)山,东临青龙山,西靠五峰(虎)山,堪称风水胜境。因此,被认为很有开发价值。

 

宋六陵绍兴师专校园,就在皇陵区核心地块中,占了其中约四分之一的面积。而本文所涉及的那幢行政楼,背靠连雾山,居于校中心,坐拥吉壤,可称“龙睛”。

 

所谓行政楼,其实只是一幢不足四百平米的普通两层水泥楼房而已。其使用面积和考究程度,远不及现在不少同学家里拥有的一幢别墅。小楼南面一层,北面两层,剖面像一把太师椅。“上层建筑”(当时的党委办、政治处等部门)就在北二层上。一楼过道北是行政机关,教务处、财务科等部门在此办公。学校党政机关于此发号施令,其精干、高效可见一斑。楼上南面的屋面平台,宛如校园的“检阅台”,登斯台也,观风景,听松涛,能使人心旷神怡。而一楼过道南即平台下面的大开间,可称“多功能厅”,集“会议中心”和“活动中心”于一体。行政楼建在山坡之上,顺着四、五米宽的石阶梯拾级而上,会使人产生崇高感和神秘感。

 

小楼东西两翼,各有一排青砖平房展开,时为教学用房。不经意间,此处也有点“左青龙”、“右白虎”的意思,行政楼这种形状,恰如展翅欲飞的雄鹰,此乃腾飞之意象也。

 

 

行政楼正对面是校园唯一一幢比较像样的三层教学楼。我们的教室就在那楼的二楼东首。如此,两幢楼间之空旷处,正好建一个水泥篮球场。课外活动时,精彩的篮球赛常常在此举行。行政楼人气很旺。当时,学校不时邀请国内外一些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那不足六十平米的大开间,常常成为学生和名家交流的地方。而校园学术讲座的档次之高,内容之精彩,师生之踊跃,不亚于今天的“风则江大讲堂”。每每周末,市新华书店送书进校,就在这里开书市,师生蜂拥而至,如饥似渴的“抢书”场面,至今历历在目。一九七九年五月间,七七级同学发起罢菜行动(要求改大锅菜为自由选购),一夜之间,行政楼内外贴满了五花八门的纸条,有同学在这里发表激情四射的演讲,使这幢小楼平添了一层别样的色彩。

 

小小行政楼,是当时绍兴师专的中枢地表,对于在绍兴师专宋六陵校园学习、生活过的师生来说,那是一处寄托奋发进取的校园文化和时代记忆的场所。因此,大多毕业生举行同学会、校友会,总要去这幢楼边转一转,选择当初拍毕业照的场景,站在石阶梯上,合影留念。

 

 

对于这幢行政楼,我比一般同学多了些类似乡愁的情感。它曾经是校园一颗搏动的心脏,而我,触摸过那深处的律动。可以说,我实现人生价值的开篇,正是在这幢楼里着墨的。

 

一九八一年八月,我留校任校党委秘书,第一次坐班办公,就是在这幢曾经神秘兮兮的小楼里。当时,我在二楼东首的党委办公室,敏尔和贤德在隔壁的校政治处。由于当时党委部门的老同志多已进驻绍兴,宋六陵校园的党委部门,暂时由我们几个“小鬼当家”。校园里组织“五讲四美”活动,把握校园舆情,编辑《宣传通讯》《情况简报》,以及实施总部最终搬迁的相关事务,均由我们商量着办。我们全身心投入,俨然行政楼的主人公。留校在这幢楼里工作的同学们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其实,作为“小字辈”,我们共同感受着周边一种无形的压力。尤其是我,人虽已过而立之年,但在这所学校里,要想在前辈面前“而立”,唯有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以勤奋实现超越。当时,我们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理论界的热点,甚至是国内的政治走向,甚为关注,不时探讨,颇有研究。那时,校党委发展了几名有争议的教师入党,“一石激起千层浪”,老绍师文革时的派性似有沉渣泛起的迹象。在参加了浙江省委宣传部于行政楼二楼西首会议室召开的座谈会后,我根据上级布置的任务,撰写发展知识分子入党的总结。我把学校拨乱反正工作进行了系统概括,并给予理论提升,《清除“左”的影响,积极慎重地在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的总结材料经上报省委宣传部后,未被修改,便变成了“浙江省全省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典型材料,校党委书记任山文据此赴会发言。这篇总结的价值在于,让原本并非自觉的,至少并不系统的工作,附加了理论指导的意义,变成了党委的“有意识”。这对于纠正老绍师长期纠结于内斗的“左”的倾向,起到了意向不到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在《绍兴师专学报》上发表了《论知识分子是依靠力量》的小论文,其中观点还被国内多家学报上的“大论文”引用呐!这些初入高校后的小小成功,似应归功于斯楼的好风水给予的灵感。

 

可以说,绍兴师专宋六陵校园这幢小楼是我的福地,是我辈发祥之地。在这里,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宋六陵校园文化的非凡之处。对此,我在日后《最是心动宋六陵》一文中,有较多论及。

 

在行政楼里完成的第二篇成功之作,是我在这里抢救了老绍师许多不可多得的档案。那是不可复制的宝贝。一九八一年十月,学校总部实施搬迁,校园里车来人往,匆匆忙忙。大家兴高采烈又迫不及待地“出山”进城,在行政楼人去楼空之际,我主动到各个办公室检查,善后。在那不足三平米的楼梯下的堆积间里,我意外发现了部门遗弃在那里的“废纸堆”。经仔细翻检,竟然发现其中有不少早年校园记事和学籍册之类的资料。于是,赶快招呼校办文书,将其全部装入麻袋,带回市区,待日后仔细鉴别、整理。这一决定,恰为我以后从事校园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很大方便,当然,也为学校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资讯。

 

进城不久,学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要给当初受错误处理和响应党的号召、在困难时期精简下乡的中师学生补发毕业文凭。那批学籍册即成了唯一凭证。我校为上千人补发文凭,无一错漏,无一投诉,效率之高,广受好评。这全凭当初在楼梯间捡拾的那些“废纸”。多少受苦受累受屈的学生因此感恩母校。在这三麻袋废纸堆里,我们先后整理出绍兴简师、初师、中师和绍兴师专相关的线索和证据,后经向省档案馆,绍兴县档案局查档印证,我校沿革的脉络便清晰起来了,为以后我们撰写《绍兴文理学院史稿》提供了许多第一手资料。

 

我在这幢行政楼办公,前后不过两个多月时间,随着学校的发展,又先后到塔山校区、河东校区、河西校区的行政楼办公。在我的任上,我又主持建设了四千多平方米的行政楼。尽管搬进了宽畅明亮、设施齐全的大办公楼办公,大有今非昔比的感慨,但我总感到宋六陵校园那幢小楼,最让人魂牵梦萦。每次陪领导、陪同学重访宋六陵校园旧址,大家总要在那幢老建筑前留影。站在那幢已经破败不堪的小楼前,一种莫名的惆怅就会撞击心头。

 

讲座、书市、篮球赛、毕业照、写总结、发简报……蒙太奇般在眼前叠加。而此时此刻,观斯楼也,与旁边那病病歪歪的老松一样,早已满目沧桑。人老了,容易怀旧,于是,时常怀念青葱岁月时的细枝末节,怀念宋六陵校园学习工作的点点滴滴,怀念那幢曾经生机勃勃的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