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笔会
校友笔会
今年最炎热的八月下旬,一个里约奥运会圣火刚刚熄灭的周末早晨,家门口小园子里几株南瓜又盛开了八九朵金黄色的长着小南瓜的花朵,因为没有雄花,眼看着茁壮的小南瓜过不了两三天又要枯萎,我爱人直喊“可惜、可惜”,叫我赶紧起来去富盛农场看看,有没有雄南瓜花,摘几朵给小南瓜授粉,让其结果。习惯于晚睡晚起的我,只能极不情愿地起床,同爱人一起迎着朝霞匆匆奔向富盛小农场。
说到富盛,其实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读大一时宋六陵校园的所在地,目前,正在创建“抹茶小镇”,一个富有创意和诗情的魅力小镇。每次路过宋六陵原来绍兴师专校门口时,总有一种别样的亲切感。
记得1980年孟秋,经过多年寒窗苦读,终于考入绍兴师专,虽然与自己心仪的大学有距离,但毕竟跳出了“龙门”。 从诸暨老家乘车到绍兴城北桥汽车站,再坐上来接我们的校车,摇摇晃晃大半个钟头来到宋六陵校门口时,还是惊到了大家,难道这就是我们要就读的高等学府?落差实在太大了!
但不出几个月,我们渐渐习惯并喜欢上了这乡村大学的生活了。学习紧张又不失自由,老师严格却十分亲切,还有隔三差五的露天电影,特别是每逢周末总十分期待新华书店专程从绍兴城里送来新书的专车,能用从牙缝里节省下来的助学金买上一、两本新书……那时的幸福就这么简单:“有好书读!”虽然清苦但很充实带劲。
前些天整理书房,翻出了记于1981年的几本日记。其中体育达标测试跑
现在想起来宋六陵真是读书的好地方,记得当时的狄云来书记在开学典礼上说:“这一带空气和水特别好,读书环境也不错,就是离城远点。”
2013年秋,在毕业三十周年同学再聚时,大家一致要求重返宋六陵校园寻踪,尽管教室、寝室还在,但校园已面目全非,门前种满蔬菜,小狗狂吠不止,但看到挺拔的苍松还在,呼呼的松涛依旧,同学们还是找回了不少青春的记忆。
不知怎的,人过五十,许多匆匆已逝的岁月又常常记起,有时竟厌倦纷扰喧闹的城市生活,特别是周末总想逃到乡下去透透气,洗洗肺。去年下半年,喜爱种些蔬菜的爱人撺掇我去乡下弄块地,周末去动动筋骨,既锻炼身体,又可吃上有机菜。那时刚好因长年上夜班肩膀疼痛难受,碰巧看到绍兴晚报上一篇掘地种菜能缓解肩膀劳损顽疾的文章,又遇一朋友在富盛租有农场,还有空地闲置的好机会,想想富盛离我家也就二十多分钟车程,加上宋六陵的特殊情结,就付了少许租金,要了两垄地。此后每逢周未只要天气晴好,就偕妻携女,有时还带上岳父母去农场掘地翻土,种菜施肥,这成了我周末休闲生活的重要节目。现在青菜、碗豆、玉米、蕃茄、南瓜等等,四时八节总能吃上新鲜的。尽管种的不咋样,也自得其乐,更重要的是肩膀也不痛了,睡眠质量也大大提高。每次去农场路过宋六陵总要轻踩刹车,放慢车速,摇下车窗,呼吸一下特有的茶园清香。
说来不信,那天一大早赶到富盛农场,所种南瓜开的竟多是雄花,与家门口种的南瓜正好相反。我们一口气采了十来朵花,匆匆往家赶,来不及喝口水,先给长了小南瓜的花授粉。后来竟然同时结下了六个南瓜,每天长大一些,早上起来先要出门看看又大了多少,它成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一大乐趣。
宋六陵至今还给我不少惊喜!
于2016年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