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笔会
校友笔会
几次动笔想写点关于大学母校的记忆,又都放下了;放下的理由,不是因为自己不想写,而是有许多原因:
离开大学的校园已24年,原本以为记忆会渐渐淡去,而事实上却增多了几分怀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时在校园的各种生活、学习的情节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一样,更加清晰了,恰恰是这份清晰使我心情激动,感受颇多,当
绍兴师范专科学校在当时规模不大,主要是一所以培养绍兴地区中学教师为目标的专科学校。1982年9月,我从诸暨到绍兴去报到上学,心情非常激动。那时,交通不便,像我这样一个从穷山沟里出来的孩子是第一次到绍兴,20世纪80年代国家高考制度恢复也不久,对于一个农村孩子能够考上大学,把农村户口转为居民户口已是非常荣幸了。虽然羡慕别人考上更好的大学,但能够读上大学在乡里都是非常荣光了。再者,绍兴在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儿时我在熟读的教科书上都出现过,百草园、三味书屋、越工台等都是我梦想游玩的地方。那块热土也分明成了我儿时心中美好的画图,因此,上学伊始,对母校既有几分陌生,也有更多的崇敬之情。
我学的是外语专业,在东阳读高中时,我的外语基础不好。因为当时学英语的人少,就糊里糊涂地考上了。乡里许多了解我的人,还对我考上外语专业很有几分惊讶。因为读初中时,除了26个字母和几个单词能记住外,英语考试也经常在不及格之列。到了绍兴师专,学校对我们进行了各种外语基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校有许多优秀的外语教师,他们上课时的情节至今历历在目、难以忘怀。虽然,现在我所学习的专业与外语已经相去甚远,但在我人生的旅程中,我永远感激他们的培养和教诲,应该说是母校的这份教育开启了我人生的梦幻旅程。谁也无法预测自己的命运,这恰恰是人生最宝贵的记忆。
大学三年,还有值得我最可回忆和最骄傲的地方。学校除了传授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外,办学思路也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当时,我们成立了很多学生团体,包括书法、绘画、文学、音乐等,而且有很好的专业老师。这种办学思路在当时或许是针对中学的教育环节所设置的,学到的各种技能可以在后来的教育中发挥其能力。在恩师
两年前,我们82级外语专业的同学会在绍兴召开,20多年过去,母校和社会同步发展,昔日的校园已被现在的繁华美丽代替,我们寻觅着当时的脚印,探寻往日那些美好的梦。在人生步入中年的季节,我们多了几分感慨,20岁的风华正茂如今已经不在,但那时的真诚岁月却从来不曾褪色,母校培养了各种行业的人才,为社会作出了不同的贡献,我感激母校,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