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斌(化学81届校友)
1977年,因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复,中国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曾记得,1978年初,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迈进大学校园。而我们这批15、16岁的应届生和1966、1967届高中毕业的“老三届”等一起参加了
1978年4月,位于绍兴攒宫宋六陵的绍兴地区师范学校改制成大专——浙江师范学院绍兴分校,开始招收大专生。秋季,我们有幸成为化学科的首批大学生——78级化学班46名来自绍兴地区5个县的新同学!期间,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绍兴师范专科学校”,1981年7月毕业时,我们就成为“绍兴师专化学专业”的首批毕业生!如今,我们的母校1996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改名为“绍兴文理学院”,并正努力向“绍兴大学”奋进。
作为绍兴第一所高校的第一代大学生,我们在攒宫宋六陵校园度过了艰难、困苦却又充实、舒畅的1000个日日夜夜。当时校园围墙内有72亩黄土地,1.2万平方米的建筑物,校园入口处一条宽不足6米、长不到百米的坎坷沙石路是校园的主干道,右侧一堵高墙,高墙内7排矮平房中的1排作为图书馆,1排是我们的化学实验室,另5排就是学生宿舍,那8—10人一间的寝室是由劳改农场宿舍改造的;左侧学生食堂和礼堂,据说是半耕半读试点时,师生自己动手建造的,那礼堂颇有点延安抗大的风格。唯一一幢三层教学楼和两排青砖平房是主要教学设施。而作为学校的“司令部”,则是教学楼对面山坡上的二层小楼。道路两侧一排玻璃报窗、两块水泥黑板,就是校园主要的文化设施了。学校图书资料虽不足8万册,但却是我们经常光顾的知识和信息家园。化学仪器设备虽是十分简陋和短缺,但完成了我们的无机、有机和物化实验。
校园生活虽清苦,但我们的心情多是舒畅的。记得1979年上半年,大家对没有选择自由的包餐制伙食不满,以中文为主的一些同学发动罢餐以抵制,我们积极参与,学校领导顺应民意,改变了就餐方式,让我们有了自己排队自主选择的机会。师生之间也是平等以待,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老师对学生的发问甚至发难并不介意,多是谦笑以对、共同探讨问题,不会不懂装懂、装腔作势,
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绍兴师专化学班的“元老”们故地重游宋六陵校园,面对着人去楼空、草荒路废的景象,大家虽然会无比伤感和惋惜,但仍会有一种追梦的心理满足。毕竟兴衰盛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没有昔日宋六陵校园之衰落,也就没有今日绍兴文理学院校园之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