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师专中文八一届毕业30周年同学会上的发言
陈敏尔
我觉得在同学会上听老师听同学讲话,讲过去的事,讲现在的事,是一件很享受的事,非常受教育,也非常受感染。这十年来的三次同学会我都参加了,三次同学会我也都讲话了,都是有感而发的即兴讲话。每一个人都可以有多个母校,每一个母校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乃至人生都会有不同的影响,有不同的烙印,而绍兴师专这个母校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我一直以绍兴师专毕业生为荣,以在宋六陵校园生活三年为荣,以我们是中文专业为荣。刚才有同学讲,三十年了,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但我们对母校的怀念,对老师、同学的情谊不会变,如果说有变化,也是变得越来越深切。
母校给我们的东西很多,有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共享的、一样的东西,也有每个同学个性化的、不一样的东西。我想说说我从绍兴师专、中文系、宋六陵这样一些特定概念的母校中得到的东西。
第一,我觉得从母校得到的是最基本的人生态度,或者说是人生观。用最简单的文字来评价当时的母校,是三个字,“不容易”:“文革”结束以后学校升格为高等学校了,学校不容易;教师过去是不受人尊重的“臭老九”,如今变成了受人尊重的知识分子,老师不容易;高考恢复了,有机会考上大学,无论老三届还是应届生都是来之不易,所以说同学们也是不容易。我觉得在师专的三年,几乎没有人是不认真读书的,都很珍惜、很进取、很感恩。所以,懂得珍惜,懂得进取,懂得感恩,这成为我,也可以说是我们基本的人生态度,而这一些,都是母校那个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间所给予我们的。
第二,我觉得母校让我们学会了学习的方法。记得当
第三,我觉得母校的三年培养了我一种兴趣、爱好。当时我们班的艺术氛围比较好,那几个跳舞、唱歌、演话剧和写诗词的同学自是才艺非凡,当时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学书法。我们班里具有领军式的两个书法人物今天都在场,两个都在我们寝室。我觉得当时比看小说书还投入的一件事就是写字,至少我是这样。开始没有字帖,是剪贴了郭沫若在《人民画报》上的字来学写,后我有了颜真卿、柳公权的字帖,才真正开始临帖,因此培养了浓厚的书法兴趣,一直坚持到现在。书法已成为我工作之余的最大爱好,成为我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也可以说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乐此不疲。
宋六陵时期的绍兴师专,地理位置是那样偏僻,办学条件是那样简陋,校园生活是那样清贫,然而,正是这一切,留给我们更深刻的记忆、更珍贵的财富……
因此,我要在这里真诚地说一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