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孟霄
记得2008年开完大学入学30周年同学会征集文章时,我只写了一句话:“感谢大学教育,给了我成长为一个好老师、好母亲、好公民的自信!”确实,没有母校给我的底气,我首先成不了一个好老师,其次成不了一个好母亲,同时也成不了一个好公民。一句话涵盖了我对母校所有的感激。
热热闹闹高高兴兴的大学毕业30周年同学会又开完了,会上我没有时间发言,在这里谈几点感想。
第一点,我们母校出了不少杰出校友,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尤其是政治上我校出了好几个省部级干部。这对我们来说是令人鼓舞和引以为自豪的。可是我们在宣传这些杰出校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很多在普通岗位上为母校增光添彩的同学。就像我,尽管一文不名,有一个副高的职称但还没有落实待遇,从事的是最基层的科级岗位,可我自己觉得,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都无愧于“新三级”学人的称号。坚守自己的良知、密切关注我国民主建设的进程、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不管是已离开我20多年的同事学生,还是现在新结识的朋友,对我可谓赞誉有加。我想象我这样的人应该还有很多很多。母校应该多挖掘一些闪光点,只有璀璨的满天星星,才能衬起母校美丽的天空。
第二点,尽管我们每个同学的生活轨迹不同,有的已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前沿担任着主流者的角色,有的仍然坚守在最普通基层的岗位,可是不管身份如何身处何地,一份精神的“坚守“才是最主要的。这一点77级几位同学给我的印象比较深,第一个是班长王加兴同学,尽管他已从领导岗位离开转而从事文化产业,但是原先的同事部下对他的评价是:民主、民生;无私、无畏;超前、超脱。就象陈祖楠老师说的,人的一生能让人有这么一个评价也就值了!第二个是在绍兴日报工作的鲁兰洲,这几年发动社会救助了15个白血病患儿,尽管只救活了一个,但这份精神已经很可贵了。第三个是张德明,陈祖楠老师的文章写他说到当前社会风气污浊,我们虽感无能为力,但我们要坚守自己的信仰,决不随波逐流。然后我看他在百年校庆会议上的讲话也印证了他的“坚守”精神。他的三点感悟令我忆起超越具体事件的大学生活,还有他献给母校的三句话里一再讲到,愿母校的领导和教师在不违背现有教育体制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给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非常的情真意切。因为不管是我们自身的经历,还是其他学校的教学实践都一再证明,只有在宽松宽厚的氛围中,才能真正培养独立的精神。而培养有独立人格的人,才是大学真正的价值所在。我想我们班这样的“坚守”应该也很多更多,我希望在这一期刊物中看到。
第三点,是我的个人感觉,不知对不对,但既然想到了,就想趁着这次校友刊物约稿讲一讲。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们能在一起同学,已是很深的缘分。尽管大学生活期间除了温馨的回忆,也难免会有一些矛盾。但是30年都过去了,即使有些矛盾对对方造成过伤害,也应该都放下了。人生能有几个30年。而且我们都是接受了大学教育的人,气度自当比普通人大。西方宗教强调宽恕,甚至包括敌人。何况我们只是一点谁也避免不了的矛盾,哪有什么恩仇,所以,我觉得同学之间应该“相逢一笑泯恩仇”,只有这样的场景才是最温暖的。
最后,我要特地提一下我们班同学朱月泉的小说《佛国无门》。记得我是在回绍兴参加同学会的前一天从我的一个学生口中得知白水(即朱月泉)写了一部长篇小说《佛国无门》,以为是一部描写佛教的书,所以很兴奋。因为这几年我也一直在阅读宗教方面的书,开始是《圣经》,最近在读佛教方面的书,如《六祖坛经》。后来才知道这是一部通过一个活色生香的农村教育的场景反映出无奈的社会现实和在扭曲的价值观挤压下的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书。小说有32万字,但能吸引你一直读完为止。里面很多嵊县方言用得都非常恰到好处很有表现力。小说从一句“一生善的执着,叩开的是哪扇门”作者对社会的拷问开始,到读完整部小说,再回到标题《佛国无门》的慨叹,你可以直白地浏览到沉重的农村教育的现状。很值得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一读。
支孟宵(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