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校友笔会

校友笔会

苦寒酿梅香

2017-04-01 4550

 

近日,许学刚学长来电告知,母校正在开展以回忆宋六陵校园生活为主题的征稿活动,希望能参与。本人长期从事公文制作,回忆录之类的题材实在不擅长,况且宋六陵校园生活是多年来校友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已有不少文章与广大校友见面,本人不知从何处开题。思考再三,那就来聊聊校园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吧。

 

先来说说“衣”。上世纪70年代末期,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收入少,供应也很紧张,添置新衣不仅要有钱还得有布票。男性衣服的款式多限于中山装、军装、便装,颜色也就灰黑蓝这几种。报到前,母亲东拼西凑给我添了几件新衣,纯手工制作,款式颜色也很老套。入学后不久,喇叭裤、健美裤、牛仔裤,蝙蝠衫(俗称“三裤一衫”)传入了学校,甚至成了社会上时髦青年的“标配”,对我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当时学校没有配备洗衣机,也缺少自来水,衣服要到宿舍门口的水井里打水清洗。为了做到常穿常新,减少换洗的不便,有很多土办法:一是用“假领子”。假领子又叫“节约领”、“经济领”。穿上假领子,露出的衣领部分完全与衬衣相同,给人的感觉就是穿了件挺括的衬衫。据说是上海人先用零头布做成了假领子,并很快风靡全国;二是穿双面外套。正面和反而颜色、样式有差别,正反面都可穿。洗一次可反复穿多次,效果极佳;三是穿多用衫。把衣服的袖子、里子都做成“活”的,用拉链或扣子连接。冬季加上棉里子御寒,春秋两季去掉棉里子当风衣,去掉衣服袖子还可当背心,可谓一举多得。我们宿舍的一位老同志发明了“枕压法”,每天睡觉前将衣服折叠整齐放枕头底下,第二天穿时裤线笔直、衣裤笔挺;另有一位小帅哥习惯于“换穿法”,就是把穿过的衣服与以前换下来的比较一下,要是觉得以前的更干净,就换成以前穿过的衣服,一直到穿脏为止。

 

再来说说“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当年吃饭得有粮票。国家对师范生实行供给制,每月有30斤粮票,20元生活补贴。当时食堂供应的是早粳米,一毛多钱一斤,米质较差,有些米粒甚至有霉变。同学们的回忆录中多次提到的“罢餐”风波前,我们自己去伙食科买饭票,再去食堂买米蒸饭。我一般是早餐2两、中餐和晚餐各4两。当时的伙食标准是每月6元,平均每天两毛。一周一般能吃到几次荤的,平时主要以素食为主。我到学校报到时,已到晚饭时分,老班长花8分钱给我买了碗肉片菜花,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吃到菜花,至今都回味无穷。每学期开学初,我总要带些大米或干粮补贴粮食的不足,还可节省点伙食费。由于油水少,标准低,加上当年我们还处于生长发育期,总觉得肚子饿得荒,也由此引起了席卷全校的“罢餐”行动。组织者在宿舍门口路边的公告栏上贴了一张很有视觉震撼力的漫画,内容是一个同学拿着放大镜对着一碗菜,惊叹:“怎么没有一点油水呀!!!”“罢餐”行动成功后,学校把用餐方式改成大家排队买饭。菜价一般为荤菜两毛,青菜3分。以此为基准,荤素搭配的菜一般为一毛左右。那时我们的食谱比较单一,基本没有水果和零食。全校唯一的餐馆是学校大门口东方红农场的小卖部兼小面馆,那里是我们享用“大餐”的地方。偶尔与室友一起去品尝一毛钱一碗的阳春面,看着面条上漂着的几粒葱花和几滴猪油,闻着诱人的清香,这才是人间的美味呀。

 

还要说说“住”。师专的校址原来是劳改农场,很多校舍是因陋就简从农场馆舍改造而成的。走进宿舍区,四周留有高墙,7排简易的平房鳞次栉比排列在园区,其中5排是学生宿舍。每个房间大约有 20平方米 ,水泥地面,木质结构,四白落地。我被安排在406房间,依次密密麻麻摆放着5张木制双层床,挤满了10位同学,人均居住面积不足2个平方。走进宿舍,除了上床没有别的活动空间。隔壁是78级中文的405房间,房顶人字梁处与我们宿舍相通,谈笑声、唱歌声、读英语声和打呼噜声声声入耳。晚上熄灯前,倦鸟归笼,室友们在床上坐而论道,时而华山论剑、唇枪舌剑,宿舍间还经常隔空喊话,好不热闹。宿舍里没有洗手间,如厕要走几十米路去平房尽头的公共厕所。虽然冬天时天寒地冻,幸亏那时精气旺盛,还不用为起夜担心。宿舍没有洗澡间,学校连个公共浴室都没有,更不用说什么游泳池了!我第一次去公共浴室洗澡是1985年到北京上研究生以后的事,第一次在浴室与同学们“赤诚相见”时还感觉很别扭。最麻烦的是夏天因没有地方洗澡,只能用脸盆从井里打点水擦洗一下,或者到离学校几里地外的青龙山水库“野浴”。在毕业时发生了同班同学溺亡的悲剧,成了同学们心中永远的痛。

 

最后说说“行”。学校位于绍兴城东南约40里地的皋埠镇攒宫村,依山而建,周围是东方红茶场。四周群山环抱,交通闭塞。一条从绍兴通往富盛的简易公路从学校门前穿过,离学校3里多路的地方是攒宫码头。走陆路从绍兴公共汽车站到学校车票是0.6元,走水路坐船到攒宫码头是0.3元。购买生活用品、添置衣服,要来回步行约10里地去富盛集市。每次返校,从老家诸暨店口到绍兴,我一般先步行10多里到漓渚铁矿,再乘公交车到绍兴。为了节省开支,我很少进城,偶尔进城一般也走水路。虽然时间要3个多小时,但沿途路过东湖,一路领略水乡风光,也算悠闲自得。但坐船也遇到过麻烦,大二的一天,我只身到绍兴人民医院做了个小手术,到汽车站时末班车已经开走。我只好坐船回攒宫,再走3里多地到学校。第二天创口感染发炎,医务室 医师打了一周的青霉素才消炎痊愈。在当时“交通基本靠走,取暖基本靠抖,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我养成了走路的习惯。因此,我有幸结识了几位“走友”,结交了几位终生的好友,在收获和享受知识的同时,也收获和享受着友谊。

 

3年的校园生活是清贫的、艰苦的,但我们不气馁、不自卑,可谓苦寒醉梅香。近40年以来,从“宋六陵”到“风则江”,我们共同见证了从绍兴师专到绍兴文理学院、到筹建绍兴大学的艰辛、执着和豪情,我们也在与母校一起成长进步。这也许就是“发愤图强”宋六陵校园精神的真实写照,这种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 陈志标

 

2016921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