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校友笔会

校友笔会

攒宫记忆

2017-05-24 4895

 

大统铺

 

报到以后去寝室。进去以后才知道,原来寝室是一间大教室改的,屋里层层叠叠的架满了床。床头都贴好了小纸条,排好了铺位。我的铺位在底下。没有专门放箱子的架子,我的一个旧皮箱直接放到床下。

 

肚子有点饿,一个诸暨同学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钢精的饭盒,里面还有淡面包和油条,自我介绍叫冯雄伟,于是就这样认识了。

 

我的上铺是徐红刚,邻铺是梁福标,其余的同学,忘了名字。

 

一间寝室住了半个班,20多个男生,除了过道就是床铺,床挨着床,床叠着床。唯有蚊帐里面才是你的私密空间。对于住大通铺,别人不知道,本人读高中、下农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然也没有什么惊诧。同学们都很自觉,熄灯以后很少有大声聊天的。让人头几天不习惯的是鼾声,那是一曲大合唱,高中低声部齐全,拉琴锯木杀猪都有,特别折磨人的是磨齿声。好在年轻,睡性好,翻几个身,就到爪哇国去了。

 

印象中手电筒很有用。邻铺的老梁往往熄灯以后很久才回到寝室,然后摄手摄脚的上床,到了床上还要打着手电看一会书,嘴里念念有词的。说是邻床,真的是比邻而居,隔断是两个人各自的蚊帐。老梁回来的时候,有时已睡了,有时没睡,于是轻轻的调侃几句。头一阶段,好像打着手电来查房的还有 陈祖楠 老师,有时会与未睡的同学轻轻的嘱咐几句。毕业以后,到中学当班主任,每晚都要去学生寝室看一看,然后才回自己的宿舍,不然就会觉得心里搁着什么事,六神不安的。也在这时才感受到 老师来寝室查房的心情。虽然我们都已是成熟的青年人,但在 老师眼中与中学生没有什么区别吧。所以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合格的教师的品质,就在这样的师长的引领下,慢慢地养成了。

 

住大通铺,最容易流行的是流感。这一学期期末考试前,全寝室流感大爆发,一半以上的同学患上流感,轻则鼻塞流涕、重则咳嗽发烧,寝室里晚上的呼噜声比平时分贝高了一倍,有好几个同学去挂盐水,但是印象中没有同学缺席期末考试。

 

大通铺就住了一个学期吧,下半年返校就住进了八人一间的学生寝室。

 

看电视

 

大礼堂里有一只黑白的24寸大电视机,平时是锁着的,周六晚上开始放映。应该是学生会的人负责开关。

 

19786月,第十一届世界杯在阿根廷举行,进入决赛的是阿根廷和荷兰,央视转播这场决赛。

 

得到消息赶去的时候,电视机前已围满了人,前几排有人坐着,后面层层叠叠站着同学,黑压压的一大群,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宋世雄特有的机关枪射击般的快节奏声音远远的传来,让人的心痒痒的。实在没有位置了。好在礼堂也兼食堂,从后面拉来长凳,站到上面,影影焯焯的看了一会儿。这一看,就把我吸引住了,黑白相间的皮球就象一个精灵,从此吸引了我一辈子。1982年世界杯在西班牙举行,进入决赛的是意大利与西德。那时,我已在诸暨乡下的一所中学教书,我的宿舍外面是会议室,角落里放着一台18寸的黑白电视机。绕着会议室一周有四间教师宿舍,决赛在半夜进行,央视直播,我偷偷的半夜起来看直播,怕吵醒 别的 老师,电视开到无声。无声的足球赛实在没有情趣,可总也能聊胜于无啊。是绍师礼堂的电视机培养了我这个伪球迷。

 

另一次关于电视的记忆是对越自卫反击战。1979年的2月,中国打响对越自卫反击战,具体哪一天不记得了,只知道晚上央视将发布重大新闻。那天晚上,几乎所有同学都聚集到了大礼堂。播音员慷慨激昂的讲解辞早已忘了。那万炮齐鸣,炽烈的炮火划过漆黑夜空的情景,全体师生热烈议论的情景至今犹在眼前。

 

除此之外,在平时,那电视机也没有多少人在看。反正,在攒宫,再也没有其它关于电视的记忆了。

 

炒二黄

 

攒宫的学生食堂很有特色。其一,用餐的方式很奇葩。我们吃的是包菜。八个人一桌,一桌用餐的人中选出一个桌长,我们一桌的桌长是红刚兄吧。一大盆荤菜,一大盆素菜,由桌长去端来。八个人围在一起就这样稀里哗啦的开吃。那菜,不管要吃抑或不要吃,就在那儿了。那时间,就那一个点了,过时不候。这种半军事化的用餐方式,在全国的大学中也算比较独特吧。由此,引发出轰轰烈烈的罢菜风波,同学们的回忆已经够多的了。

 

其二,食堂烧出来的菜肴很奇葩。夏天,学校空地上种植的南瓜成熟了,学校道路边的黄花菜成熟了,大概成熟的时间差不多,于是就有了炒二黄。黄黄的南瓜炒黄黄的黄花菜,就那么黄恹恹的一大盆,而且,有一段时间,每天必有一餐的素菜是炒二黄。包菜结束后,我再也没有去买过这个菜。以后,有二十多年,我从不吃炒南瓜。因为,在攒宫,我把一辈子要吃的南瓜都已经吃完了。另一个菜是炒菜梗。其实也没有炒,可能是拿水一煮,放了油盐酱醋,黑乎乎的一大盆,便成了这一餐的素菜。

 

不过,在一个盆里搅菜盛饭的生活,让同学之间结下的友情,真的是终身难忘!

 

老师们

 

要比较完整的回忆起攒 宫的 老师们,十分困难。一是年代久远了,许多事情都已沉睡在脑海的深处,无法把它唤醒。唯有一个象闪电一样的触点激发一下,或许会有一些残存的印像在脑海中鲜活起来。二是在校 时与 老师们接触不多,获取的信息本来就少,三是毕业以后多做行政工作,即使写一些东东,也是文抄公,也就是说笔力不够,不能将攒宫的一群老师们形象地描绘出来。而这是一群怎样的知识分子呵,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在一个偏僻的穷山沟里,埋头执着的研究学问,一心要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下去。套用 鲁迅 先生话来说,这是真正的中国的脊梁!

 

我总觉得 陈祖楠 老师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脸型削瘦、清癯,目光深邃。他谦谦君子般的看着你,神色温润如玉,细言轻语的叙述中有着不容分辩的力量。这种压力并不是如泰山般的威压,而是如水般的柔和而汤汤不可拒,这是知识的力量,就是所谓上善若水。

 

小学六年级,开始了文化革命,在这以后,一直到高中毕业,就再没有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由于喜欢阅读,从左邻右舍借书,都有期限,比喻只借三天,你得把它读完。以后下乡到农村,无书可读,看过《蜀山剑侠传》,也看过《赤脚医生手册》。总之养成读书又快又杂不求甚解的习惯。 老师讲《改造我们的学习》,逐字逐句的引领、讲解、分析,然后是句与句之间的上下关系,节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细嚼慢咽。读完这篇文章,油印的讲义上注满了旁注。文章竟可以这样去读。学完这一篇,只觉得老师为你打开了一扇窗户,让你看到了窗外的红日初升、夕阳晚照、大漠风沙、苍翠青山。总之,美不胜收的风景,就在这字里行间。这篇油印的讲义,我一直保存到2002年。那年搬新家,我在外地,老妻忙不过来,那一叠叠的旧讲义、旧资料都给扔了。真是可惜啊!

 

我不擅长交际,套用一句新时代用语,就是情商较低,对 老师多的是敬仰、敬重乃至敬爱,平时交往不多,在校期间,不会主动的与老师去交流。记得那一次期末考试,普通话要占一定的比例。考试是在 老师的寝室兼办公室,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的去。在教室里等待的时刻,心里不知道有多忐忑。普通话本来就不太会说,老师的办公室又从未去过。20多岁的成人竟象一个初中生般的躁动不安。只觉得老师的神色十分严肃,课文总也朗读不完。考后出门,真是长出了一口气。

 

总觉得,在大学,书是自己读的。老师教的是读书的方法。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而 陈祖楠 老师教我们的就是读书的方法。有一次,在诸暨五泄开同学会,我有机会亲口 向陈 老师表达了谢意:在攒宫,您给了我们渔,而不是鱼。我们终身受益。

 

另一个 老师,是教写作的,叫 陈越 老师。

 

瘦瘦高高的个子,脸型有点圆,自然地带着笑意。

 

我是懵懵懂懂地上的中文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高考时,我已在饭店参加工作。早上四点要起床做早点准备,晚上要学习中央文件,参加揭批查四人帮的伟大斗争,实在是没有时间复习数理化,何况连数理化的课本也不齐。有高中同学说,考文科吧,不用考数理化,就在他的怂恿下参加高考。到校后,看到要学的东西,着实有点心慌,与已故的陈建国很有这方面的共同语言,觉得会不会学不好。拉拉扯扯的说这么几句,是因为自己其实是最怕写作。写文章往往不会开头。而 陈越 老师告诉我们什么呢。写文章根本不用去考虑开头,你就这样开门见山的把它写出来。一次,组织游东湖,回来写一篇游记,我印象中就直截了当的写了:出城往东八里许---,后来,文章被 陈越 老师点评。写作课上布置的作文比较多,但是,发下来的习作上,满满的评语,有眉批、有旁注、有总评。实话说,我以后教中学语文,学生的作文,做不到每篇都这样细细的写评语。

 

80年的夏天,我们实习回来,实习指导老师让我去一趟他的办公室,路过教师宿舍区。时近旁晚,天气很热,陈越老师在室外露天喝酒。一根方凳上面,一碗炒螺丝,玻璃杯中大半杯白酒,一条大裤衩,一件白背心。天已经有点暗下来了,。他一手拿着一本书,聚精会神地看着,时不时的嗫上一口,神态是那样的安逸。此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

 

其他一些老师,留下来的都是一个个的印象。

 

顾琅川 老师。一件中山装穿得毕恭毕正,课上课下神态都很严肃,难得看见一丝笑意。可一旦笑起来,却是满脸的阳光,象一个大男孩。普通话说起来咬字嚼音特别讲究,有点矫枉过正的感觉。听说,为了区分一些字的读音,甚至去背汉语字典。

 

王维俭 老师。教中国近代史。挟着一本课本上讲台,整堂课滔滔不绝,近代史上每一个重大的历史时期、史实、背景、变化、原因分析,汩汩滔滔从他的嘴中流淌出来,没见他看过一次教材。一笔板书,写得银钩铁划,很有魏晋风骨。

 

王德林 老师。教文艺理论。讲起课来,声音洪亮,充满激情。两课时的课讲下来,似乎用完了全身的力量。课间休息,蹲着教室外抽烟,连讲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79年的下半年,有杭大体育系刚毕业的一个女老师给我们上体育课,一口绍兴普通话很有水乡韵味。游泳说成流泳。但同学都认认真真地听着,按照她的要求去做着。几堂课下来,她就从青涩到挥洒自如了。

 

宫的 老师,水平有高低,表达有深浅,但有一样是共同的,认真,一丝不苟。攒宫的同学读书是我要读,尊重每一个老师的劳动。真希望这样一种学风,成为绍师的传统,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

 

校园爱情

 

50个同学的七七中文班,只有七仙女,美女是稀缺资源。如同德民兄所说,当时的大学禁止恋爱,因此,毕业时的分手宴上,呼啦啦出来三对同学恋人,着实令我等有为青年瞠目结舌。

 

因为上大学时年龄偏大,有几个同学孩子都十几岁了,譬如费光军。有许多同学都是有女朋友的。诸暨同学好几个有女朋友,也有前来探望的。现在的大学生,在校时有几个没有恋爱过的,即使社会和家长,也带着一种宽容的态度。好象有这样一种说法,没有恋爱过的大学生,就等于没有上过大学。但别人我不知道,我自己在攒宫的两年半,确确实实没有校园爱情。孔夫子说,食色性也。二十五六岁的青年,哪有对爱情不想往的。看着别的男同学或者女朋友来探望了,或者女朋友写信寄物来了,内心不免有些失落。奇怪的是,班上美若天仙的七美女,每天在教室里晃晃悠悠,怎么会没有一丝亵渎的想法呢?我近来反思,在攒宫,该不是我这个大龄青年思想观念如同魏杰小妹妹般的纯净无暇,身心还没有成熟?应该不是。班上的美女,个个知性,有纯真的、有随性的、有进取的、有温润的。我们几个大龄青年,缺的是那三个男同学那样的进攻勇气吧。

 

还有一件趣事。80年的初夏,在洗衣服的井台,我们45个同学边洗衣服边聊天。一位老大哥说,邻班的一位美女对他有感觉,每次碰到,都对他笑眯眯的。我们几个不信,他则坚信有这种感觉。于是,大家笑着说,你可以试一下啊。这是一位敢于进取的同学,果真试了。结局如同俞魏杰收到的信。而后果是, 老师发话,大意是这件事背后是老马在怂恿,好像是班团支部周书记吞吞吐吐的找我谈话。唉,四十五年的冤屈无处申诉啊。

 

南瓜面

 

攒宫绍师专大门斜对面有一家面馆(实在想不起来应该称面馆还是称饭馆),早上供应面条。品种只有一个,半年是南瓜丝面,半年是包菜丝面。因为食堂早餐单调,要想换换口味,就去吃面条。面条是自制的,一大浅筐放在案板上。旁边好像是一口柏油桶改制的煤灶,燃着熊熊的火,上面是热气腾腾的大锅开水,生面条在大锅里翻腾起来的时候,一大把青南瓜丝撒下去,过一会儿就起锅了。师傅的动作十分麻利,转瞬间,一圈碗盆中汤水淋漓的装满了面条,黄中带青的南瓜丝点缀在上面。绍兴人把这个做法叫做放面。调料是猪油、酱油、食盐,可能还有一点味精。自制的面条很劲道,吃起来韧劲十足。先将面条上下搅拌一下,让调料充分的融合进去。南瓜是鲜嫩的,面条是韧劲的,猪油和酱油被味精一挑,鲜味就出来了,被平日单调乏味的早餐掩盖着的味蕾一下子醒活过来,加一点辣椒,鲜、香、辣、咸,面条的韧,五味杂陈。快四十年了吧,那味道至今还在脑海中翻滚,舌尖上萦绕。

 

毕业以后教了几年书,此后在社会上打滚。南北辗转,品尝过许多种的面条。在吉林的延吉,吃过正宗的朝鲜冷面。零下20多度的天气,热腾腾的面条,放到冷水中激冷,放调料、放酱牛肉、放茶蛋、放西瓜、最后是冰块。西安的裤带面,一条就是一碗。北京的炸酱面,紫黑的炸酱,拌入碧绿的黄瓜,洁白的豆芽,看着到有食欲,可味道不过如此。河南的燥子面,味道不错,可惜燥子软不拉耷的铺在面条上,看了影响食欲。杭州奎元馆的片儿川确实不错,只糖味重了一点。唯有那碗南瓜面,再也吃不到了。

 

攒宫的读书生活现在看来,实在是清苦得很。初进校门,住的是集体寝室,一班男生挤在一间大教室里,上上下下全是床铺,整晚听到的是此起彼伏的磨牙声和呼噜声。寒冬腊月洗漱全是冷水,寒冷刺骨。食堂吃的是包菜,八个人围着一大盆的菜。但那时年青的心是火热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就像三月不知肉味的饿狼见到了美味的羊羔,一头扎下去就抬不起头来了。教室的灯光总是要亮到强制熄灯,清晨的早自习也常是人头涌涌。没有死记硬背,哪来融会贯通,是狄校长的名言吧。

 

过去了的岁月就这样过去了。年轻时的事业心随着年龄的增加,早已渐渐淡去。家庭的担子也不再是那么沉重了。但有些东西她不会随着岁月的远去而远去。教室后面的古松还那样苍翠碧绿、高入云霄吗?五月到了,后山上灌木丛中还是那样开满了野花吗?老梁头有时还是那样神神叨叨、念念有词吗?小潘的胡琴早已脱离了青涩、进入了优雅的境界了吧?

 

唉!那碗南瓜丝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