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校友笔会

校友笔会

松林故事

2017-05-19 4950

 

大概是838月份的一天下午吧,收到了绍兴师专的入学通知书,此事仿佛就在昨天。

 

新生报到的那天,天气很好。到了本部以后,有一辆校车把我们班级的38名新生接到了攒宫校区,想得起来,在车上,同学们尽管相互间大多数不认识,但人人都是一脸兴奋(当然也不知道往哪里去)。一到学校,没想到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站在门口在热烈欢迎我们(很难忘记)。两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两年的学习,一年在攒宫校区。这一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第一阶段的学习是两周的国防教育(军训)。全班同学在郑小平和方艳青两位班长的带领下,拿着铁锹到附近的山上和田径场,进行队列训练、2-3人一支半自动步枪瞄准训练和挖战壕,辛苦而又趣味。部队有一位军训教官专门指导我们,非常认真。军训的最后一课是实弹射击(打靶),每人5发子弹,记得女同学陈玮得了个50 环的满分。后来,班级开了个军训总结会暨教官欢送会,很热闹,也很隆重。

 

那个年代,应该主要是中小学体育师资特别紧缺,体育专业专科是两年制(不像另外专业,都是三年制)。由于是两年制,加上有省大学生运动会的比赛任务,课程压缩得很紧(如没有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和大学英语等等课程),但是,无论专业老师,还是 公共课 老师(记得仅有大学语文)都是非常敬业的。

 

系主任兼体育理论课 老师是吴士龙前辈。 老师那时候50多岁了,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到位,回想起来,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后来知道,吴老在年轻时曾经是远东运动会的跳远冠军, 7多的成绩是非常了不起的。 钱俞融 老师是我们的体操老师,也是我们的第二年的班主任。钱老曾经是体操国际健将级运动员,也曾经是“右派分子”下放到嵊州老家做17年农民。钱老上课一向认真、严谨,每次上课,他总是预先安排好体操场地、搞好卫生及自己做好准备活动,精神抖擞地等待我们的到来,这种场景真是使我们很难忘记!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的课 老师是裘树函老先生,尽管那个时候没有实验室,但是他总是尽量拿着模型,不厌其烦地把人体的结构及其功能形象地介绍给我们。不能忘记裘老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过一句话,就是:你们以后可以考考研究生。就是这句话,让我们知道了有研究生这么一回事,后来在这个班级里面,有两位学生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并 成为 教授(注:另一位是浙江警察学院警体部的 郦树农 教授)。

 

班主 任李国平 老师,以及黄明霞 和吴奇 老师,也都是母校毕业的师兄师姐,在省大学生运动会上曾拿过金牌、破过记录的优秀学子。 老师身材魁梧,眼如铜铃,大胡子,令人敬畏,一下子把我们都给镇住了。其实,班主任心是很细的,歌也唱得很好,记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三套车》等歌曲都是他教会我们的。可以说,在第一年,我们也是在 老师的指导下,在愉快的歌声中渡过的。班主任擅长田径的投掷项目,以 14.01的成绩破省大运会的纪录,他上课和训练及其认真负责,令人难忘,我们确是受益匪浅。一年后, 老师因各种原因调到杭州工作了,为此,我们班级专门开了个欢送会。好几个老师都来了,欢送会很隆重,大家依依不舍。方大林同学用口琴吹了一首《小城故事》,表达了希望班主任以后来攒宫看看,也暗示了同学们毕业以后有机会去攒宫转转。回想起来,特有味道。

 

攒宫校区体育场馆设施条件可谓简朴。主要也就是 200田径场(内有几副篮球场)、一个较为简陋的风雨田径棚、一个体操房、一个简陋的举重房以及学生宿舍房之间的几个简陋的排球场和羽毛球场而已,但是,校区内的每片空地及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实际上也作为我们的训练场地。周一到周六的几乎每天凌晨(530左右吧,反正田径场是黑漆漆的一片),班主任来寝室敲门,催促我们去田径场训练,有 许多 老师,从系主任到每一位术科老师也都基本上都在场地指导我们训练,这样训练1.5小时以上,傍晚也往往训练2小时左右。付出的汗水总有结晶的。第二年的暑假,学校体育代表队参加了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成绩相当不错,其中专业女子组(也就是我们女生班级)的团体总分第二名,仅次于杭州大学体育系(分数差得不多),要知道当时也有10余所高校体育系。运动会闭幕式那天中午,学校在杭州宴请了我们领队、教练员和运动员,很清楚记得,有大桶的生啤酒(我们都是第一次喝到生啤),内心很是满足。

 

学校的课余文体生活也较为丰富。记得有校运会、公路长跑比赛(好像是“ 12.9 长跑活动)、体育知识有奖竞赛及教工篮球比赛等等。学校团委书记 吴耘 老师为学校的体育工作做了大量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工作,使得整个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得很有质量。

 

学校餐厅的伙食很好,给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后勤保障。我们专业的学生生活补贴相对较高,大概有32元(相信与我们老师的工资差不多)。其中大部分以菜饭票发给我们的,也有小部分是现金。肉包子一两饭票一个(质量真好,现在可都吃不到了!),一盆面条四两饭票,一碗稀饭一两饭票。餐厅伙食卫生、丰富而有营养。那时,我们饭量很大,一个男生早餐可以吃到24两饭票。

 

学生寝室条件是艰苦的,都是平房,一个寝室住7-8人。很多同学也有一段时间迷上了毛笔字。

 

那时,我们也很少往绍兴城里跑,因为身边只有那么点零用钱,也只有那么点课余时间。因此,宋六陵的那片大松树林是我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我们看看书,练练拳,聊聊天,觉得也蛮充实。另外,在附近的山上也会经常去玩玩。在一个小操场上,每晚两集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曾经陪伴我们渡过了好长的一段时光。  

 

感谢攒宫,因为她是那么的安静和那么的低成本,给了我们一个好好学习、训练和生活的地方!感谢绍师,因为她给了我们那么兢业、那么淳朴无私、那么让我们难以忘怀的一支师资队伍!

 

作为曾经是绍师的学生,我们感到无比的荣耀。祝愿母校越办越好! 祝愿 老师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美满!祝愿体育学院培养出一批批的优秀体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