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笔会
校友笔会
忘不了,在攒宫宋六陵绍兴师专的那座房子(见图)。当时应该是除教学楼以外学校的一幢大房子了。
它是食堂,我们曾在里面吃过大锅菜。也因为吃大锅菜而闹过“罢菜”,后改为用菜票买菜了。
它也是讲堂,我们曾在里面聆听过中学语文课学习的高尔基名篇《海燕》的翻译者戈宝
它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是里面有一个舞台,也是我们的礼堂。在当时物质生活并不富裕,精神生活亦刚刚解锢的时候,给我们这些年轻的和已经不太年轻的“文革”后的第一代大学生们带来了展示的舞台。
我们曾经尽兴的在舞台上表演。七七、七八级的同学大都是从学校到社会,又从社会重返学校的,他们虽经历各不相同,却都多才多艺。在攒宫宋六陵,那个现在看来十分简陋的舞台上,没有条件使用多少道具、灯光,却演绎了一幕幕令我至今难以忘怀的节目。七七物理班沈久尔、蒋浩同学表演的相声,一高一矮,一壮一瘦,语言妙趣,动作幽默,令人止不住捧腹大笑;七八级的两位女同学(记不住名字了)表演的女声二重唱,配合默契,余音绕梁,足见专业,功底非凡。还有乐器、魔术、独唱、诗朗诵、独幕话剧、集体舞(不是当下的交际舞,广场舞哦。师弟师妹们可曾见过?)……
我也曾经登上过这个舞台,当然纯属不知天高地厚。那次学校要搞演出,本班也要报节目。凑巧我正在看贺敬之(一个我很喜欢的诗人)诗集,看到了《西去列车的窗口》。“在九曲黄河的上游,在西去列车的窗口…… 是大西北一个平静的夏夜,是高原上月在中天的时候。”这是贺敬之1963年春夏为一批上海青年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写的一首抒情诗。可能与我当时的经历和心情有关,看着感慨万分,便自告奋勇的说:“我去,诗朗诵《西去列车的窗口》”。
我生在杭州,长在杭州,高中毕业成为知识青年下放到了诸暨农村。当火车从杭州开往诸暨时,颇有一份“在钱塘江的湾头,在南下列车的窗口……”的相似。
初次登台,有点抖抖。但鸭子上架了,只能为之了。好在同学们给面子,给了我鼓励的掌声。后来又和七七中文班的冯雄伟、七七数学班的何雷等出演了独幕话剧《悲欢曲》,在得到同学们好评的同时,还参加了绍兴地区的巡回演出。1979年,与何雷同学代表学校在当年的绍兴人民剧场表演了诗朗诵《啊,光荣的五·四》。
忘不了,攒宫宋六陵,那个舞台……
走出攒宫宋六陵那个舞台,至今过去37个年头了,也在多个单位工作,做过多个岗位,但攒宫宋六陵绍兴师专给我提供的“舞台”,够大,够宽,让我享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