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校友笔会

校友笔会

攒宫松竹翠悠悠

2017-05-24 5585

 

1981 917 ,我怀揣着录取通知书,背着一身简单的行囊,从诸暨东和坐车经绍兴到富盛攒宫,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的绍兴师专,在那片苍松翠竹之中开启了一个来自贫困农村学子的大学生涯。

 

当时因视野有限,学识浅薄,不知绍兴师专为何地处攒宫。后来才知攒宫,即天子的殡宫,当地因宋代六位帝王的陵墓而得名。当时,师专地处偏僻,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有松涛阵阵,翠竹成群,是一个绝佳的读书之地。学校附近有个国营茶场,叫“东方红”,茶园层叠,终年绿茵;过茶园而下二三里,有一个水库,叫青龙山水库,水平如镜,清澈见底。学校占地仅有七十余亩,几道低矮的围墙,经历了风雨的侵蚀;一方黄泥的操场,人经过便尘土飞扬;七八幢简易的房子,教室、寝室、食堂均在其中,条件十分简陋。

 

松竹青翠,年华正好。那时候虽然没有更多的娱乐设施,但同学们青春年少,精力无限,自得其乐,一块三十见方的水泥篮球场见证了我们的热血时光。我们81化学的男生是活跃在篮球场上的勇士,常常三五成群相约赛一场球。尽管是一场小小的比赛,也是群雄角逐,战况激烈。在苍松翠竹的掩映之下,场上的选手们或走一个三步上篮,一气呵成;或直接单手扣篮,霸气侧漏;或来个远途投篮,惊心动魄;或突然胯下运球,尽显诡道……一个个青春飞扬,雄姿英发,如松竹般青翠遒劲。那时候不讲究追星,也没有所谓的“粉丝”,但篮球场上的英雄总能赢得众多的目光。还记得1983年上半年那场以我们化学系承办的由物理、数学、中文、历史等系参加的篮球比赛,选手们高超的技艺就像一场表演,绚烂了所有人的眼球。当时曾有同学把这场比赛命名为“毛竹杯”,取其毛竹繁茂、青春不竭之意;但因其名称过于浅显直白,当时物理系团委吴云书记为之多方协调,更其名为“三好杯”,寓以“品行好,学习好,身体好”之意。从此之后遍一发而不可收拾,各系的比赛越来越多,诸如物理、数学、历史等系也争着承办赛事,最后竟形成了绍兴师专一年一度的篮球节。有比赛就会有受伤,那个时候条件虽然艰苦,但安全措施却做得非常好,一旦有同学受伤,学校的校车常常一喊即到,两三个老师或同学一帮忙,把受伤学生直送市医院,让伤员受到最迅速的治疗。

 

松竹有骨,傲岸不折。在师专学习生活三年,承多名恩师教诲,先后有沈铭镐、陈国英、李益民、何钦㑆等老师均担任过我的班主任。犹记得和亦师亦友的沈铭镐师在松林漫步,畅谈人生,探讨学问;和陈国英师交流大学生活,班级管理;犹记得师兄李益民师的简约睿智, 何钦㑆 老师慈父般的宽厚豁达,与恩师相处,让我如沐春风,受益无穷。他们如苍松翠竹矗立于群山之中,尽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大家风范。能受教于这些良师,真乃我一生之幸。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记得83年年底连降大雪,群山被冰雪覆盖,草木萧瑟凋零,唯有松柏依然苍劲。出山的唯一一条公路也被冰雪侵袭,道路冰滑难行,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学校仿若被与世隔绝,即将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陆路不行,走水路!学校领导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用破冰开通运输线,通过水路一箱箱为师生输送食物,绝不让一位学生饿着;租用轮船一船船把师生送到城区,绝不让一位学生回不了家过春节。在乘船过程中,听说有一个83公师班的女生掉到了河里,全船师生齐心协力,奋力救援,终于把该女生救上了船,挽救了一条年轻的生命。经冬知松柏,患难见真情,那些留在记忆中的片段即使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却依然丰满生动。

 

再回攒宫,校舍已不在,师生已不在,唯有群山依旧,松竹悠悠。据说竹最震撼人心的,莫过于一竹倒下,万竿皆起,竹生笋,笋破土而出,再成竹,如此循环往复,繁衍再生。即使学校早已迁址,学生也已毕业,但留在师专人心中的信仰却代代传承,敷衍不息。攒宫,将永远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