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校友笔会

校友笔会

业精于勤——绍师专的“养成”

2017-06-22 7475

 

32年前,我上大学了,这在今天看来很平常的事,但在32年前绝对是一件很轰动的事。我所就读的绍兴县钱清中学当时只有两个应届生考上了大学,我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的学校还在离绍兴城区三十多里的攒宫。

 

攒宫实在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那里四面环山,环境十分幽静。两年半的校园生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读书。那时的早自修,我是背古文背古诗,还有就是读《汉语拼音报》,晚自修就拼命地看书,看大量的小说。我真有那种把十年损失补回来的劲头。因为我是文革开始读的小学,到文革结束高中毕业,十年动乱就是我十年“读书”生涯。我们中文班的同学绝大部分的年纪都比我大,而且大多数都有了实际工作的经验,我这个应届生明显地感到压力。于是我就如饥似渴地学习,晚上常常要到深夜十一、二点,而早上又是四、五点钟起床。我的上铺同学叫蒋根岳,他是我们班里最用功的一个人,真是废寝忘食地学习,反正每次我到寝室去睡觉,他的床没有一次不是空着的。有段时间,我也暗暗跟他比拼,不过坚持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败下阵来,当时真怀疑他的身子是铁打的。虽然学习那么用功,那时好像也不感到苦,虽然有点单调,但感觉很充实。

 

说实话,刚进入绍兴师专时,我头脑中根本没有当教师的思想,当时跟大多数同学一样,有许多美好的梦想,可恰恰没有教师梦。其实,我的专业思想是我进绍兴师专以后,渐渐牢固起来。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陈祖楠老师跟我们说的话:你们进的是师范学校,是做教师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阳光下最光荣的职业。后来我真的在“阳光下”一呆就是30多年。

 

在写这篇回忆文章的时候,我又拿出了我的学生的回忆文章。

 

开学了,“清泉”文学社成立了。我当社长,老高为主编,首批社员以我们文科班同学为主。学校对我们的创举也相当支持,给了一间教学楼二楼扶梯转弯处不足 十平方米 的附房,供我们编辑、印刷之用。图书室的《人民文学》、《小说选刊》、《诗刊》、《中国青年报》、《文学报》等文学报刊一度为我们占有。我们五六个人,投入了满腔热情,利用课余时间,张贴海报,收集稿件,修改定稿,刻写油印,装订分发,常常忙到半夜。当新一期《清泉》散发着油墨的清香,新鲜出炉,在师生间竞相传阅时,我们是那么兴奋,感到无比充实。

 

“清泉”确实润泽了我们渴求缪斯眷顾的心灵,菁菁校园为之生动。文学社成功地主办了“海星星”诗歌朗诵比赛,开展了《红衣少女》影评征文,洪卫标、吴国林、钱清华、张永山、王惠荣等老师先后应邀登台作文学专题讲座,并经常为《清泉》撰稿。

 

当我的处女作《路啊,路》于 198669《中学语文报》发表,一度,全国各地读者的信纷至沓来。我会不时拿起样报,作一番奇幻的遐想,陶醉在成为文学新星的喜悦和自得里。

 

这是我的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博客上记录下的一件事,也可以看出当时我的教师生活的一个侧面。这一段时光珍藏在我的学生心中,也同样珍藏在我的心中。文中所提到的“清泉”文学社,就是以“钱清中学”中“钱清”两个字的谐音而来。那时,我从事教师工作第六年,我是他们班的语文教师。当时语文教学相当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学校都办起了文学社。他提到的那篇处女作,也可以算是我发表学生作品的“处女作”。应该说,当时我也跟他一样,为他的陶醉而陶醉。现在想起来,我们跟学生一起办期刊,完全跟学生打成一片。记得那时用的还是手用油印机,学生的文章要先刻在蜡纸上,再印出来。一本期刊出来,不但在学生中争相传阅,而且也在教师中传阅。

 

这就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个片断。这样的片断还有很多。我的教师生涯就是从钱清中学开始的。从师专毕业后我就回到了我的母校钱清中学教书,那是个规模较小的县属中学。在那个四周被河水环绕的小镇上,我整整教了24年的书。在这里,我从二级教师变为一级教师,又变为高级教师。送走了一批批学生,又迎来了一批批的学生,面对的永远是那么年轻的学生,而我却在一年年地变老。自从开始有学生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同学会的时候,我才忽然感到学生也在变化,他们中有的结婚生子,有的事业有成,有的也像我一样做了教师。每当参加同学会的时候,我时时有一种满足感,那种满足感不仅仅是学生见面叫你一声老师所能比的。

 

现在看来,教书是我一辈子的事业了。而到如今能站在教师讲台上的,我们师专中文班近五十个同学中,大约已经只有近二十个了,而我是其中之一。也许有人会说我没出息,不过看到我的学生有出息,我似乎也感到自己有出息了。现在我已经拿到了30年教龄的证书,我从师专毕业30年了,我从教也30年了,有时想想,我的一生也太平淡了。不过我并不感到无味,而是平淡而有味。

 

记得我在我们中文班30周年的同学会上说过这样的话:我从五岁进学校后,就一直没有走出过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又回到中学——我的一生就这么跟学校较上劲了。

 

正在写这篇回忆文章的时候,又快到年底了,一年又要过去了。学校要求我们每位教师写一篇事迹介绍,大概学校做宣传时要用。那我就先在这里宣传一下吧。

 

1980年我从绍兴师专毕业,一直在绍兴县钱清中学工作,后来调入绍兴县柯桥中学,为中学高级教师。教龄30年,有近20年教毕业班,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多年。1987年被评为绍兴市教坛新秀,1990年被评为绍兴县学科带头人,多次被评为校级、局级先进。有2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对事业有执着的追求,人生格言是“只要做,就会有成功的希望。”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要有独特的个性,因此,努力探求自己的教学个性,追求“实”与“活”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