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校友笔会

校友笔会

地幽松高好读书

2017-09-13 6975

 

1978年深秋的某个黄昏,一辆敞篷卡车,把23岁的我从绍兴火车站拉到了东距市区20多公里,一个叫作宋六陵的山沟沟里。

 

那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二个年头。我在高中毕业辍学回乡务农整整六年之后,考入了当时还叫浙师院绍兴分校的绍兴师专政治科。

 

当时的路,远没有如今的好。既非水泥,也非沥青,只是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稀疏的摊着层蚕豆般大小的石子。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簸,汽车裹挟着一路灰尘,缓缓驶进两扇豁堂堂敝开的铁门,在几幢破旧的平房前停下。借着昏黄的路灯,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一座不太高的山,几幢同样算不得高的楼,与想象中的大学大相径庭。唯一的亮点,便是散落在校园里的几丛高逾数丈,粗过几围的古松,郁郁葱葱,在夜色中伟岸地挺拔着,直刺苍穹。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念渐渐的发生了质的转变。我终于惊讶的发现,学校虽说地偏路远,生活十分艰苦。可环境幽静,远离市井,对莘莘学子来说,却不失为一个读书的极好所在。

 

宋六陵,因埋有宋徽宗、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和理宗等六位皇帝而得名。皇陵所在,风水自然上佳。而周边的环境,又各有千秋,比之宋六陵毫无逊色。隔壁,是拥有万亩茶园的现代化大形茶场——东方红茶场。西面不远处,便是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的所在。东行十里,即名闻遐迩的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上旺大队。优雅的地理人文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无疑对那一代绍师专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们那一届师专人,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大学史上堪称奇特。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同学们的年龄参差不齐。差距之大,空前绝后。由于当时的招生政策,凡78年报考师范类院校的考生,年龄可放宽至35周岁。因此,不少老三届高中毕业生,被挤进了这趟唯一的末班车。而许多应届毕业的幸运儿,则尚未成年。整整两代人,阴差阳错的被命运按排成了同窗!

 

饱尝多年失学之痛,一旦重新走进校门,对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自然十分珍惜。当时的我们,真象一块块水份失尽的海绵,贪婪的吸收着知识的营养。课堂上的用功刻苦,自不待言。光说课余,同学们无论少长,总是三五成群的背倚着古松,如饥似渴的学习。晚上教室里的灯光,总要亮到熄灯铃声响过之后。就连星期天,难得的搭食堂买菜的皮卡去一趟绍兴城里,逛得最多的地方,总也是新 华书店。因错过了班车,只得从水路回校。坐在虱一般蠕动在宁绍运河上的小轮船里,也是人手一册,手不释卷。直惹得同船的乘客,用怪怪的目光看稀奇一般的看。

 

因为从小偏爱文学,虽说我读的是78级政治科,却仍不忘初心,与毗邻的78级中文科的同学走得更近更紧密一些。写得这里,忽然觉得有一件事要特别的说明一下。这便是我们78年考进浙师院绍兴分校即后来的绍兴师专的文科生一共分为两个班,分别称之为中文科与政治科。之所以要这么说,全因为后来在某些同学的简介与回忆文章中,都将其错写成了78级中文系与78级政史系。这是与历史不相符的。专此说明,但愿并非蛇足。记得当时,中文科的同学还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创办了一本油印的文学杂志《百草园》,不定期的出了好几期,曾在社会上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绍兴师专在宋六陵的三年,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才俊。且不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绍兴市内的各大中学里,挑大梁的多有我们同学的身影。就连其中为数不少的同学,在进了学界、政坛以及其他行业之后,也均有不菲的建树。

 

宋六陵,真是一个极适宜于读书的好地方!

 

就在我动笔作此短文的前夜,忽的作了一梦,回到了阔别35年的宋六陵。早晨起来,激动不已,便作小诗一首。现谨录于后,权为此文作结:

 

 

梦回宋六陵

 

 

三年绍师专,

 

千古宋六陵。

 

绿茶一万亩,

 

苍松八百寻。

 

幽静好读书,

 

挺拔宜做人。

 

龙钟又梦回,

 

活泼犹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