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笔会
校友笔会
9月初的一天,
红色的记忆
1989年,我从绍兴一中毕业,绍兴师范专科学校提前招生。我们家是属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乡下人,条件比较差,爸妈毕生的心血都在我和妹妹身上。我自主选报了绍兴师专,原因是我志愿当教师,觉得在北师大、华师大读与在绍兴师专读一样,出来都可以当教师;还有没明说的是怕父母伤心,只想减轻家庭负担。提前招生不参加高考,但必须面试入学。面试前,父亲出差到上海,奢侈了一回,花钱给我买了件薄型羊毛衫,这是我第一件毛衫,清晰记得牌子叫“锦墩牌”,大红色,他说红色代表好运。那天,我穿着大红毛衫,由父亲陪着穿过府学弄,走过和畅堂,到师专老食堂去面试。面试考些什么现在记不得了,但陈祖楠校长后来跟我讲,我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他记得,并留下很深印象: 面试时,按惯例考生都坐着回答,我却向我的考官说:“我能不能站着回答?”18岁还是个孩子,没有那么多心眼,完全无意识的一句话和一个举动,校长却认可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养成教育,校长是很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的。红色伴我走入绍兴师专大门,那是我人生的重要时刻。
亦师亦友是恩师
我属于比较听话的学生,循规蹈矩。师专两年于我来讲很重要,改变了我许多。我有了爱好。当时,团委
这些年陆续跑过一些地方,觉得对一个地方难忘也好,思念也好,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师专两年,太难忘的是我的老师。白发苍苍但非常顶真的
风则江畔的靓影
毕业近20年,因工作关系经常需向外地客人介绍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环城河修起来后,“夜游环城河”成了一个保留参观活动。每当船儿经过我们的母校,我总是自豪地介绍它的悠久历史、良好校风以及这些年长足的发展。2008版的《绍兴概览》我还特别把风则江畔的新校区图片放了进去。说句实话,作为一名学子,今天我仍以母校为荣。
学校的新与旧,到底哪个更好?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我们不能割舍“旧”,土黄色的教学楼曾经留下我们求知的身影;8人一间的学生宿舍,演绎多少青涩故事与纯真友情;学生食堂边小卖部新烤面包的香气还隐约弥漫;简易篮球架下,精力充沛的男生你抢我夺挥汗如雨……岁月更替间,校园越长越大、越变越新,新与旧的对话和凝望没有停止。很感谢母校留住了带有我们记忆的建筑,留住了“旧”的光芒,展现了“新”的活力。对这所学校出来的我们来说,期待母校有更美好的未来,同时,我们也会脚踏实地做事为人,不愧对镌刻在校门口两块大石上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两年师范生活是人生中很短的一个阶段,于我而言,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型在那个时候,很多教育的理念、做人的道理、个性的锻造就在那两年,所以两年的影响很长、很长……
怀念母校!师恩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