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笔会
校友笔会
我是绍兴卫校医士25班的学生,作为恢复招生制度后第一批幸运儿之一,于 1978年3月跨入绍兴卫校大门,1980年7月毕业。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上虞章镇卫生院从事外科工作,3个月后到上虞人民医院进修,1982年6月阴差阳错地被选调到上虞市公安局从事以医学、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研究、解决法律上有关人身伤亡问题的“医尸”工作,即法医,工作至今。
不知不觉间,离开母校已有30个年头,真是日月忽其不淹兮。作为现代人,百忙难偷一闲,几次想回母校走走看看,却一直难以成行,颇为遗憾。有人说,回忆是一种享受,信然哉! 其实“根”是中国人的民族情结,越是少回“家”的人,过去美好的回忆就越能成为一种享受,我也不例外。随着工作的繁忙,当年自由自在的校园生活就变成一杯回味无尽的清茶,淡淡的,香香的,萦绕心头,常伴随梦境。
如今卫校迎来92周年校庆,我由衷高兴,也有感想。师长嘱我作文,便欣然答应。然而提笔之际,短短2年半的学生生活留下太多美好的回忆,一下子涌于眼前,不知从何说起。对每个同学来说,母校留给我们的印象,或这样,或那样,因各自的经历不同,千差万别,各有所得。
在我们入学的那个年代,改革开放的大幕才刚刚拉开那么一点点,百废待兴,物质条件十分匮乏。10多平方米的宿舍里要住八九个同学,上下铺都挤得满满的,中间的走道狭窄得让人透不过气,没有电风扇,更不要说空调,一到夏天闷热得不得了,于是同学们三五成群,拿上席子,到屋顶平台上乘凉,数着星星入睡,今日回想,确实别有味道。由于受物质条件的限制,当时买什么都要票,每月供给的粮票只有27斤,这对我们刚从农村来的大小伙子来说实在是不够的,但当时家里也不富裕,不敢也不愿向家里要,于是大多数同学都是省着吃、省着用,我们的饭盒吃后总是干干净净的,不会留下一粒米饭。所幸,当时每个同学都有6~16元不等的助学金,我家属于中等条件,每月拿的是12元。说实话,这12元比现在的1200元都值钱,我除了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之外,到实习前用省下来的125元买了一只上海牌手表(实习时要用计时器),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用自己的钱买的第一件贵重物品,至今仍保留着。当时的生活是十分简朴的,吃的菜是8个人一盆的大锅菜,食堂里吃饭是没有凳子坐的,大家都站着。我们的教室也十分简陋,但还算不错,记忆中比我们后报到的大专班是在用毛竹搭的油毛毡棚里上课的,可是那油毛毡棚,冬天冷,夏天热,是一般人难以承受得了的。
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大跃进时代,长在国家最困难时期,上学的时候又刚好碰上了“文化大革命”,如果没有邓小平,没有改革开放,我们这一代人也就这样了。所以我们对改革开放是拥护的,对邓小平是有感情的,对国家、对党和人民是感恩的。反映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就是对知识的渴望。我们的学习目的是十分明确,就是以知识来武装自己,以便将来报效国家、报效人民。课堂上认真听讲,其认真程度至今我拿不出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自己目前是浙江警察学院本科班的兼职教授,但是在给同学们上课时,始终达不到当时那种效果,找不到当时我们渴望知识的那种眼神。在学习时,我们很有紧迫感,唯恐在学习上落下什么,所以抓紧每一分、每一秒。课内教学与课外自学是密切结合的,我们
抓紧时间学习、对时间的把握我们这一代人也有自己的窍门。在教育实习时,某位同学从绍兴第一人民医院听说那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裘大夫,他利用每天“方便”的时间学会了三门外语,于是乎,有些同学也开始利用这一特殊时间进行学习,并不断推广,到后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厕所文化”;此外还有“被窝文化”,等等。
至于我们的老师,说他们是严父慈母、良师益友都不为过,他们教诲我们知识,指导我们人生,明我们是非,引我们做人。虽然离校已30年,但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时耳边总能回响起他们的教诲。
写到这里,发现自己已经变得很啰嗦了,笔端之下似乎还有无数的琐事要写,老师们的言谈举止也越来越清晰,各种奇闻趣事也从脑海中蹦跳出来。回忆就是如此,由于美好,所以值得回味,一旦打开记忆的阀门,回忆会变得越来越多。有人说医士25班是绍兴卫校的“黄埔”班,因为它培养出了多位院长,而且其他同学也都有一技之长,而这些都是在这样的年代、这样的环境里、这样的学校里,由这样的一代人和这样的老师培养出来的。
衷心祝愿母校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