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logo

校友笔会

校友笔会

远去的青春岁月——回忆我在绍兴初师的学习生活 钱茂竹

2010-04-03 4310
钱茂竹,男,19385月出生,绍兴初级师范学校51届毕业生,曾任绍兴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绍兴文理学院管理系党支部书记、人文学院副教授、越文化研究院专职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地方文史的教学、科研工作,出版《辛亥革命研究文集》、《绍兴酒文化》等专著十余部。曾获浙江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多次被评为省普通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

19519月,绍兴成立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师范学校——浙江省绍兴初级师范学校。我是该校第一届学生,三年师范生活令我毕生难忘。

1951年正值国民经济恢复阶段的第二年,为迎接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必然要开始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因此发展教育事业,特别是加强新师资的培养工作成了一项紧迫的任务。这一年夏天,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建立15所师范学校,绍兴地区有2所,一所在嵊县,负责新昌、上虞、嵊县地区的师资培养;一所在绍兴,负责诸暨、萧山、绍兴县、绍兴市区的师资培养。绍兴自1909年成立山会初级师范学堂,各种形式的师范学校一直存在,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改称为绍兴简师,地点在南渡桥北侧,今金时代广场处。新中国成立后,简师停办,这里改办绍兴县干部学校,故初师的地址就要另择地方了。几经寻找,选择在南街柳桥下一处旧式的楼房(即今绍兴市第六医院),为其校舍。

当时信息不通畅,师范招生各县进行了几次。我家在诸暨江藻,是当地的姚江区校校长、我的老师石如鑫先生通知我去考试的。我在8月下旬的一天从家乡步行50里到达县城,下午去报名,填好有关表格,第二天参加考试,科目有语文、算术、常识3门。约过了半个月后,通知来了,我被录取了。据我事后所知,诸暨县中考试组织了二次,我考的那一次有近200人参加考试。且除县中外,其他地方也组织过考试,可见报考人数很多,而录取人数较少,诸暨总录取人数约为五六十人。

当时读师范的均为失学青年、工农子弟。因为旧社会里农民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小学分为两级,即初级小学与高级小学,高小毕业在当时已是很不错了,所以此次招收的考生文化程度是高小毕业。不少人经济困难,读不起初中,失学在家,有的就务农了,有的当了农会干部、民兵队长。我算是年龄最小者之一,仅14岁,最大的已有20多岁。师范招生受人欢迎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伙食由国家包,这是我国办师范的传统做法,当时招生的绍兴初师也是这样,因此不少家境贫困又有志于学习的人就热情地去报名考试,并成了师范第一届学生。

记得我父亲和小叔东借西凑,给我凑足了10多元钱,隔壁的婶婶花了两三天时间,将我母亲的遗物一件棕色毛线衫,改挑成我的毛衣,因我没有棉衣,此毛衣就作过冬用的棉衣。约是917日这天,父亲挑着我的行李从家乡出发,走了60多里路到漓渚埠头,又在那里坐3个多小时埠船到了绍兴城里,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晚上借住在绍兴大街上开店的一位邻居家里,他知道我读师范,鼓励我好好读书。第二天918日,父子两人就从大江桥步行到了南街柳桥下的师范学校。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年近50岁的老师,和蔼可亲,问讯之后,才知他也是诸暨人,叫寿子野先生。午餐以后,父亲叮嘱了我一番后,就回去了。谁知,这竟是最后的诀别——两个月后,不待我赶回家,父亲就离世了。行文至此,悲从中来,情何以堪?!

报到三天后,200名学生基本到齐,于是在21日举行了开学典礼。典礼是在那幢楼房下一个临时小礼堂进行的,靠墙搭了一个临时的讲台。我记得会上有绍兴专署文教科寿(静涛)科长讲了话,一中校长钱叔亮先生作为兄弟学校代表致了热情洋溢的祝辞,主要是钱希乃校长讲话,第二天922日就开始上课了。

三年快乐的师范生活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柳桥下有一条河,桥是一座拱形桥,上坡下坡后,向前有石板路步行20米许,再向东行100米左右,就有10多间北向靠河的民房,这里就是学校厨房、工友的宿舍,较好几间房为教师餐厅、教师宿舍。后来在民宅旁又隔出10多间分别作为男女生的浴室。这里用水方便,周围僻壤荒地,没有污染,河水清澈,可以用来饮水煮饭。

在这厨房的南边有一排旧式楼房,当时称为十间楼下,大约是过去茶厂的一部分,年久失修,不少楼板和柱子已蛀蚀严重,经过修理后,就成了学校的主要校舍。楼上10间,均作男生宿舍,楼下10间,靠东5间改作两个教室(两间打通为一教室),教室之间有一间,一半为会计室,一半为学生活动地。靠西5间,3间打通为临时小礼堂,一间为总务处、事务处,一间为通向楼上的楼梯间。在靠东的5间处,又向南连接了5间,中间为天井,南5间又辟两个教室,中间为过道,过道面墙上为黑板报。天井的西面有两间平房为侧厢,亦为教师宿舍,天井的东面一间为宿舍,一间有向东开的门,门外即为杂荒之地,后来被辟为操场。就在这一天井房子的再南面,有一长方形的水池,而池之东面又有一组房子约七八间,也较精致,成了教师又一处宿舍,我记得教导主任黄明宗先生夫人金文观老师就住在这里。

在长方形池塘的西南面,当时有一个庵叫云荫庵,这里经过整理辟出了一些房子,成为女生宿舍和音乐教室。庵内有许多菩萨,有的金碧辉煌,有几个尼姑每日仍做功课,同学们与她们相处安好。那里还有一个小水池,池南有学校医务室。学校的大门在10间楼下向西的一边,设了一个传达室,挂了校牌。在楼下临时小礼堂与厨房之间开了一个门,便于师生的菜饭从厨房运入到作为餐厅的小礼堂中,平时很多师生从那边出入更觉方便。

这样的校舍,估计不足1000平方米,显然是不够用的,特别是没有操场。于是开学以后,掀起了一个劳动建校的高潮。劳动光荣是当时的社会风气,我们这批学生本来就是从农村来的,将锄草、掘地、挑土、担泥视为分内之事。学校买了不少锄头、铁铲、畚箕、抬扛,每到下午课后,有时是整个下午就去东面的杂荒地上开荒平土建操场。那里杂草丛生,荆蔓遍地,更多的是荒坟野冢,无人料理。在平整土地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掘坟头,我们将石板砖头一堆堆放好,里面有尸骨。一些坟主用瓮、坛将先人遗骨拾去另行安葬,有的无主,只好另择地方深埋,也算是入土为安了。有时掘出了木乃伊,女同学见了,就惊叫一阵,掩鼻快走;男同学胆子大,就将遗骨再放在一处埋于地下。有一些小水塘泥泞不堪,我们将它填好;在草丛中,还有蛇虫出没,有时吓人一跳,但这些都成了在劳动中的乐事。不少人穿汗衫挥锄不止,即使在冬天也汗出如雨。经过几个月劳动,一个很像样的操场出现了。我们每日在操场上做早操,开早会,又有篮球、排球场和田径场可进行运动了。每当晨光熹微之时,跑步声、打球声也就响起了,一群男女青年迎着初升的太阳,开始一天快乐的学习生活。

开了操场后,第二学期开始,我们就靠自己的双手建一个大礼堂,地点在云荫庵与10间楼下之间。这一大礼堂全由学生搬运砖头、石板(一部分是开操场时积下的),又用了半年多伙食积下来的钱购买木材等。屋子造好后,打实地面,建了一个较大的台,这样雨天体育课及平时集合就有地方了。有了操场,有了礼堂,不到一年时间学校就比较像样了。

约从1952年初开始,又在10间楼下之东的空地上造起了一排平房,这是当时最好的新房子,共有5个教室和1个办公室。靠西一排3个教室,即为我们第一届一、二、三班教室,东面是教务处办公室和教师办公室,办公室与教室之间有一小间为校长室,钱校长和秘书孙效瑾先生在这里办公。后来在这排平房与10间楼下之间打墙连接,开了一个新校门,校牌就被放在这里了。

学校全称是浙江省绍兴初级师范学校,简称浙江绍兴初师,以“绍师”之名行于世。学校隶属浙江省文教厅领导,具体由绍兴专员公署管理。

校长钱希乃(18951962),字荣鼎,嵊县通源白雁坑人;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系,后又进南京东南大学教育系深造。1924年后在浙江省立五中附小、省立女中任教,1926年受革命党人宣中华派遣回嵊县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捕,旋保释。1928年后任杭州高级中学教员、省立第五中学校长、杭州师范师范科主任等。1951年调任绍兴初师校长。他撰有《中等教育选科制》、《小学国防教育》等论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他个子不高,却很壮实;作报告简要清晰,与师生打成一片。他虽年近六旬,课余时依然会与学生手拉手,排成一圈跳舞。他的舞步已经不灵活了,但与师生其乐融融,我们很乐意邀请他共舞。他衣着朴素、作风深入、热爱劳动,常与师生一起劳动建校。他常说这个校舍是“百年老屋,阴暗潮湿”,一定要改变这一破旧面貌。他教《教育概论》一课,讲原理、讲方法,激起我们的学习兴趣。他是当时绍兴教育界元老辈,据说我们学校里不少教师是他的学生和学生的学生,从钱校长起到我们一代是“五世同堂”,这也可说是绍兴教育界的一段佳话。

学校教导主任叫黄明宗(19081958),这是一位才德高尚的教育家,别名黄伟、黄盛,诸暨浬浦外庄村人。1935年以优异成绩在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长期从事师范教育,历任杭州师范、温州师范、湘湖师范教导主任,对学校管理、教育科研、学生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夫人金文观是著名教育家、金海观之妹,解放前两人均在湘师任职,1951年调来绍师任教导主任。他的学识、人品深受师生敬重、爱戴。每日在早操后必开早会,早会上必有他的讲话,对一周内、一天内的学校工作、学生表现作出小结。他对不良现象要提出批评,但他是和蔼可亲、笑容可掬的态度。他有怀表一只,但在课堂上不用表,常常是讲到最后一句,下课铃就响了,讲课艺术达到如此程度,真令人拍案叫绝。1956年绍兴办起了普师,与初师合并,他与钱校长被调入普师分别任教导主任和校长。老师也全部为普老师。1957年,他任市人大代表,并被任命为绍兴师范学校副校长兼教导主任。但任命书未及公布,整风反右开始,他被错划为“右派”,次年2月被迫害致死,19793月按政策改正。一代教育精英,正值知天命之年,却难逃凶劫,含冤离世。至今,同学们相会,总要深深怀念这位好老师。

师范的学习生活是既紧张又愉快的。当时全国处于新中国成立、人民翻身作主人的欢乐之中,学校中的气氛也很好。

开学不久,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周年盛大节日。国庆节在大校场(今银都花园)举行盛大庆祝会,然后上街游行,我校队伍前面抬着巨幅毛主席、斯大林画像,每个人举一面彩色小标语旗,边呼口号边排队行走。晚上举行提灯大会,在国庆前几天大家就做好了各种类型的灯,主要是五角星类,也有鱼形的、菱形的灯,点上蜡烛,在街上行走,确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之际,常有赴朝慰问团、志愿军英模报告团来绍作报告,这是我们最喜欢听的,地点常在绍中大操场上,全市师生席地而坐,热烈欢迎报告团同志。约在十一二月间,学校掀起了一个参加革命干部学校热潮。同学多是工农子弟,年龄又较大,不少人纷纷报名参干,最后有四五十人被批准参干。送别那天,全校师生排着队,从校门口一直过柳桥到马园弄口,热烈鼓掌,高呼口号,热泪盈眶,手掌都拍得痛了。我很羡慕这批年龄较大的同学有这一献身报国的机会。因为有许多同学离去,所以原为4个班的首届学生,后来被重编为一、二、三3个班。1952年,全国掀起了爱国卫生运动热潮,全校师生迅速投入这一运动。学校本是旧式楼房,因此打扫刷洗的任务特别繁重。在那几个月中,每当下课后,分班包干把阴暗潮湿的10间楼房一间间洗擦过,连每条屋柱、椽子也爬上去用水洗刷。1952年夏,团市委搞夏令营,在平水江边,其中有一个娱乐节目是“强渡临津江,活捉美国狼”,大家生龙活虎、斗志昂扬,在平水江上游泳、玩乐。

当时全绍兴市有一个学生联合会,学联主席是一中王钦庄同学,各校均有一个同学代表称学联委员。学校有学生会、团总支,骆志刚、何俊校、赵德海等人年纪较大,本是土改中农会干部,故担任校的学生会干部,我被选为学生会秘书,一年后,秘书由王泉生担任,我被选为学习部长。市学联有一学联供销社,地点在轩亭口大自鸣钟前,每一名学生有证,凭学联会员证购物可以便宜不少。我们买学习生活用品,一般均在那里买,这是学生自治的产物。

共青团(当时叫青年团)在开学不久就成立了,俞丽娟是总支组织委员。19525月发展了第一批团员,共6人,即任燮琴、钱茂竹、黄闰贞、李基阳、王积道、蔡元明,并在61日举行了隆重的入团宣誓仪式。当时入团是十分光荣的事,胸佩红花,还有“团员”一红纸条置于红花下,以后团组织逐渐扩大,并来了专职团干。

学生们政治热情高,关心国家大事,学校常组织我们在教室门口和天井里集合,收听广播,特别爱听国庆、元旦的重要社论、领导人的讲话,对抗美援朝的胜利消息、镇压了哪些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成渝铁路建成等大事尤其关心。19533月,斯大林同志逝世的消息传来,大家非常震惊,认为这不可能,是不是广播错了。9日举行斯大林同志追悼大会,各校学生、各界人士及市区有近10万人齐集于大校场,会场肃穆庄严,排着整齐队伍,鸦雀无声,待府山上三声警报鸣响,一些工厂汽笛长鸣,全体默哀之时,不少人再也忍不住哭出了声。当时对失去了慈父般的领袖、中国人民最好的朋友、世界反法西斯伟大统帅,一时间,真不知道世界会怎么样,苏联会怎么样。这是我参加过的对领袖人物最沉痛悼念活动之一,至今印象深刻。

当时我们最喜欢的文学作品是苏联的小说、散文,特别是《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亚的道路》、《马特洛索夫的故事》、《日日夜夜》、《保卫察里津》和《我的儿子》等,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更是百看不厌,对书中的人物崇敬不已,这是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对那句“人的一生应是这样度过的,当你回首往事时……”铭记不忘,经常引用。对国内作家茅盾、赵树理、丁玲等的作品也争着阅读,对《家》、《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平原烈火》等小说十分喜爱。自魏巍发表《谁是最可爱的人》通讯以后,对志愿军英雄事迹的文章更是情有独钟。1953年开始学习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学生们以很高的热情,认清总路线内容实质,并对外作宣传。当时,在学校附近有罗门畈村,我们在那里办民校、夜校,教人识字、唱歌,也讲总路线。我在那里教课较多,10多年后,还有一些农民认得我。

以行政小组或团小组为单位,常开民主生活会,除讨论小组活动外,就是生活检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互相提意见建议,很是虚心诚恳,大家很融洽。我们很重视国庆、元旦、五一节、“五四”青年节和“一二·九”运动纪念活动。五一节也要大游行,“五四”青年节、“一二·九”纪念日多是举行文娱晚会或体育比赛。节日活动的经常性、丰富性,激发了青年人的团结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年师范生活始终是在高涨的政治热情中度过的。

师范的学习生活是紧张而充实的,我们的教材大多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统编教材。不少课只有讲义而无书本,如金文观老师讲述的生理卫生、学校卫生,三年级时学的各科教学法等,全由老师自行编写、刻印。老师们教学认真、要求严格,作业不多但形式多样。如作文,可以自由选题,老师批改得很是仔细。每周还要记周记,讲时事讲学习心得讲个人思想均可,班主任必认真批阅。我到二年级时就学写小说诗歌了,记得有一首《你还活着》是纪念鲁迅逝世16周年的诗,篇幅较长,受到老师的好评。在1952年初杜鲁门下台、艾森豪威尔新任总统时,我写了个《换班》的讽刺剧,给赵树理主编的《说说唱唱》杂志社寄去,当然被退回来了,但编辑部着实鼓励了我一番。

师范学习中经常要考试,有时还有月考。除期中考外,期末考最为紧张,要停课复习三五天,每人订出复习计划。学校东西面都是树荫杂地,空旷一片,每日就在野外个人复习,十分认真。学校有每学期发成绩单寄给家长的制度。期末,用旧报纸糊好信封,用白纸写上家庭地址,放学后一星期左右,这封内存成绩单的信一定会寄到家中。到第二学年,重新编班级,我从一班编到二班,二班是重点班,学校常常将一些制度要求先在这个班中试行,取得经验后向全校推广。班长是李基阳,我是副班长,班主任为王雨顺老师。班级工作中首先抓学习,连编组、排座位也考虑学习成绩的好差,便于同桌互相帮助,又根据前后座位组成互助组,便于开展讨论。

除普通课加强外,师范三年中对教育学、心理学、学校卫生、各科教学法也十分重视。教学法也要考,除理论原则外,多是编写教案。大约从二年级开始,就去幼儿园和小学参观、见习、实习,在缪家桥幼儿园、小学、马坊桥小学、塔山中心小学等地,经常可以见到我们的身影。1954年上半年集中毕业实习,我当时在塔山中心小学实习,老师指导得很认真,从编写教案开始到预讲、上实习课、评议,每日还要写实习日记。实习后,全校举行实习成果展览,将好的教案、实习日记及制作的教具等展览出来,内容相当丰富。

学习生活也很愉快,学校紧抓学生健康教育。除早操外,上午第二节课后一定要走出教室,集中在操场上以班为单位跳20分钟邀请舞。跳好后,还有每人一碗豆浆喝。钱校长常说,豆浆营养好,淡的又比咸的好。办法是每班一水桶,放于教室门口,由值日生给每人一碗,大家都很高兴。篮球赛、排球赛、田径赛是经常组织的。学校篮球队还常与越光中学、稽山中学代表队比赛,当时除绍中外,我校篮球队是最强的。虽然每人助学金是10元多一点,但伙食很好,每天有鱼或有肉吃。一日三餐,八人一桌,一大盆菜,八只洋铁碗,由值日生分好菜,不计多少。餐厅中又放着多个饭桶,每人盛好饭,放在小桌上,待值班班长一声口令:“立正、稍息,开动。”大家才动手吃饭。几百个青年一起开始吃饭,其声音也是蛮有节奏的。尤其早餐是粥,年纪大的同学只要一口就可将一碗粥喝完,七八碗才算完毕。有时,餐厅里的饭没有了,我们还可以到老师餐厅去盛,老师也很欢迎。当时伙食不定量、不要钱,尽可能吃饱,所以这三年中,我记忆中没有生病,同学中也很少有生病的。

同学中互相帮助,像生活在大家庭中一样。开学后不久,我父病亡,我回校后,不少同学慰问我,他们知我经济困难,就用劳动所得帮助周济我,将拾废纸卖的钱、女同学给老师洗衣的钱、加上自己的钱不时送给我,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激之情。当时我没棉衣,仅有一件毛线衣,就与好友徐正平拼铺睡觉。每人只有一条被,一垫一盖刚刚适合。他有一件棉衣,有时他穿,有时我穿,如兄弟一般。同学中这种深情厚谊的故事不少,难怪半个多世纪后的今日,如果碰面依然亲热如旧。

1954年夏,随着毕业实习、毕业考试的结束,就要毕业分配了,学校对毕业生工作十分重视。我印象中,省文教厅的周文科长、专署文教科长均来作过报告。我们如上前线的士兵一样,心情十分激动。各班各小组纷纷举行“把青春献给壮丽的社会主义事业”、“祖国,请相信我”等主题班会、小组会。约7月中旬,我们经过三年师范生活,毕业离校了,同学、老师恋恋不舍,唱着《毕业歌》在柳桥畔分别。好友许文祥出一联赠我:“今日乳燕离巢海角天涯飞,他日燕儿传来喜讯送阿弟。”我们的《毕业歌》是钱金婉先生教的,歌词是: 

掠过金色的阳光,一群乳燕飞向海洋。

迎着建设的高潮,文化战士踏上哨岗。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多么光荣的称号。

培养未来的英雄,生命充满着骄傲。

再见吧,亲爱的老师,我们不会辜负期望。

再见吧,亲爱的同学,前进前进坚强的伙伴。

热血在沸腾,热情在奔放;

热血在沸腾,热情更奔放;

为了祖国的明天,啊啊啊!

让青春,更美丽地发出光芒,

让青春,更美丽地发出光芒。

绍兴初师正式招收只三届,即一班到八班,以后招收小学轮训班。1956年秋,绍兴举办了普师,初师就与普师合并,柳桥下初师的校舍成了绍兴师范的分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绍兴大多数区、乡校领导和很多省市县人大代表、优秀教师和部分中学领导,都来自当年初师毕业生。绍兴初师为绍兴的教育发展、师资质量的提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现在尚健在的老师至少也80多岁了,祝他们健康长寿。我们第一届学生也都70多岁,有的已达望八之年了。我撰写此文,一为绍兴教育史留下短篇残章、吉光片羽;二为告慰钱校长、黄明宗先生等先生在天之灵;三为与健在的各位恩师、诸同学聊作忆念之思。